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原位自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12-18页 |
·原位自生金属复合材料的特点 | 第13页 |
·原位自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8页 |
·表面熔敷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激光熔敷技术 | 第18-19页 |
·热喷涂技术 | 第19-20页 |
·等离子熔敷技术 | 第20-21页 |
·堆焊技术 | 第21-22页 |
·感应熔敷技术 | 第22-23页 |
·氩弧熔敷技术 | 第23-27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8-31页 |
·基体材料 | 第28页 |
·熔敷材料 | 第28-30页 |
·熔敷材料的配比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熔敷层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 第31-32页 |
·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设备及方法 | 第32页 |
·复合涂层的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氩弧熔敷镍基复合涂层的工艺研究 | 第34-45页 |
·氩弧熔敷工艺参数对涂层质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熔敷电流对熔敷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熔敷速度对熔敷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预置涂层厚度对熔敷层的影响 | 第36-37页 |
·粉末成分对涂层质量的影响 | 第37-44页 |
·复合涂层成分对熔敷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复合涂层成分对熔敷层的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8-43页 |
·预置涂料对熔敷层气孔和裂纹的影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氩弧熔敷镍基复合涂层微观组织结构 | 第45-59页 |
·氩弧熔敷NI60A复合涂层的组织特征 | 第45-47页 |
·氩弧熔敷层的界面形貌特征 | 第45页 |
·氩弧熔敷层的组织形貌和物相分析 | 第45-47页 |
·氩弧熔敷TI-C复合涂层的组织特征 | 第47-51页 |
·氩弧熔敷层的界面形貌特征 | 第47-49页 |
·氩弧熔敷层的组织形貌特征 | 第49页 |
·氩弧熔敷层的物相和能谱分析 | 第49-51页 |
·氩弧熔敷C-TI-NB复合涂层的组织特征 | 第51-56页 |
·氩弧熔敷层的界面形貌特征 | 第51-52页 |
·氩弧熔敷层的组织形貌特征 | 第52-53页 |
·复合涂层的物相和能谱分析 | 第53-56页 |
·氩弧熔敷涂层中的相结构 | 第56-57页 |
·TiC与γ-Ni之间的界面 | 第56页 |
·熔敷层中TiC、γ-Ni、Cr23C6相TEM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NB)C颗粒的形成及长大机制 | 第59-77页 |
·合金体系中反应产物的热力学分析 | 第59-63页 |
·基本的热力学计算公式 | 第59-60页 |
·反应物的热力学分析 | 第60-63页 |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C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 第63-64页 |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C合成的动力学条件 | 第64-65页 |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C的晶体结构及形成机理 | 第65-69页 |
·(Ti,Nb)C的晶体结构及生长基元 | 第66-67页 |
·(Ti,Nb)C原位形成及生长机理 | 第67-69页 |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NB)C长大机制及长大形态 | 第69-75页 |
·(Ti,Nb)C晶体的长大机制 | 第69-70页 |
·TiC晶体的长大习性 | 第70-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氩弧熔敷镍基复合涂层的磨损性能和磨损机制 | 第77-90页 |
·母材和复合涂层摩擦系数 | 第77-80页 |
·熔敷层的磨损量 | 第80-81页 |
·强化机制 | 第81-82页 |
·磨损机理 | 第82-88页 |
·基体16Mn钢的磨损机制 | 第82-84页 |
·氩弧熔敷Ni60和Ti-C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 | 第84-86页 |
·氩弧熔敷Ti-C-Nb复合涂层的磨损机制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