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1 前言 | 第11-27页 |
| ·梨的呼吸作用 | 第11-13页 |
| ·乙烯对梨的作用 | 第13-14页 |
| ·梨的采后品质变化 | 第14-19页 |
| ·果实硬度的变化 | 第14-15页 |
| ·果实色泽的变化 | 第15-16页 |
| ·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 | 第16-17页 |
| ·果实石细胞的变化 | 第17页 |
| ·果实味感的变化 | 第17-18页 |
| ·果实维生素C的变化 | 第18-19页 |
| ·其他和成熟与衰老有关的因素 | 第19-21页 |
| ·丙二醛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第19-20页 |
| ·果胶和果胶酶的变化 | 第20页 |
| ·其他酶类的变化 | 第20-21页 |
| ·与梨的褐变有关因素的研究 | 第21-24页 |
| ·梨的褐变机理 | 第21-22页 |
| ·抗褐变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 第22-24页 |
| ·采后冻藏与解冻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冻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4页 |
| ·解冻方法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7-3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 ·低温自发气调环境下梨采后生理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27页 |
| ·冻藏对梨的品质特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9-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60页 |
| ·不同贮藏方式对梨采后生理特性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32-56页 |
| ·贮藏过程中梨果实呼吸强度的动态变化 | 第32-35页 |
| ·贮藏过程中梨果实硬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35-40页 |
| ·硬度的动态变化 | 第35-36页 |
| ·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的动态变化 | 第36-40页 |
| ·硬度、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 ·贮藏过程中梨果实品质变化的研究 | 第40-52页 |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0-42页 |
| ·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2-45页 |
| ·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5-49页 |
| ·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9-52页 |
| ·贮藏过程中梨果实酶活性与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52-56页 |
| ·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52-55页 |
| ·PPO和总酚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 ·梨最佳低温自发气调条件的确定 | 第56页 |
| ·冷冻-解冻过程中梨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56-60页 |
| ·不同冷冻-解冻方式对梨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不同冷冻-解冻方式对梨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不同冷冻-解冻方式对梨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第58页 |
| ·冷冻-解冻方法的确定 | 第58-60页 |
| 4 讨论 | 第60-64页 |
| ·低温气调贮藏对梨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60页 |
| ·梨果实硬度、细胞膜透性和MDA之间的关系 | 第60-61页 |
| ·低温自发气调贮藏对梨贮藏期及其品质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梨果实中酚类物质与PPO之间的关系 | 第62-63页 |
| ·冻藏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63-64页 |
| 5 结论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