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标、方法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2章 中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 | 第13-18页 |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概况 | 第13-14页 |
·劳保医疗制度 | 第13页 |
·公费医疗制度 | 第13-14页 |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转型 | 第14-18页 |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变革 | 第14-15页 |
·全民医保的建立 | 第15-18页 |
第3章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 | 第18-31页 |
·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需求研究 | 第18-20页 |
·患病风险和成本提高,医疗需求增大 | 第18页 |
·城镇居民参保意愿低 | 第18-20页 |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分析 | 第20-22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 第22-23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范围 | 第22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范围 | 第22-23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与给付水平低 | 第23-25页 |
·道德风险控制设计仍需完善 | 第25-29页 |
·合理定制起付线、封顶与补偿比 | 第25-27页 |
·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未发挥应有作用 | 第27-28页 |
·医疗服务项目范围更新滞后 | 第28页 |
·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结算制度监督不够 | 第28-29页 |
·片面追求基金平衡和结余 | 第29-31页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践经验启示 | 第31-46页 |
·国外居民医疗保险实践 | 第31-33页 |
·英国全民免费医疗保险 | 第31页 |
·德国社会统筹型医疗保险 | 第31-32页 |
·美国特别限定型医疗保险 | 第32页 |
·新加坡储蓄基金型医疗保险 | 第32-33页 |
·国外居民医疗保险实践的启示 | 第33-34页 |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 第34-41页 |
·目标人群的设定 | 第34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筹资水平 | 第34-35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补偿 | 第35-40页 |
·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办法 | 第40-41页 |
·国内居民医疗保险试点的启示 | 第41-46页 |
·经验总结 | 第41页 |
·不足之处 | 第41-46页 |
第5章 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 | 第46-52页 |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 第46-47页 |
·提高居民参保意愿 | 第46页 |
·加强政府责任意识 | 第46-47页 |
·强化社会关注意识 | 第47页 |
·扩大参保人群范围 | 第47-48页 |
·取消户籍年限的规定 | 第47页 |
·取消家庭为参保的最小单位 | 第47-48页 |
·提高保障水平 | 第48页 |
·加大补贴力度,完善城镇医疗救助体系 | 第48-49页 |
·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机制 | 第49-52页 |
·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道德风险的控制 | 第49页 |
·建立异地就医一体化协管机制 | 第49-50页 |
·参照商业保险的营销策略,把医疗保险“推销”出去 | 第50页 |
·优化资源结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2页 |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