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限制搜索区域的带约束K则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依托项目 | 第9页 |
·研究背景概述 | 第9-14页 |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 | 第9-11页 |
·路径优化技术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拥挤漂移现象的形成机理 | 第15页 |
·拥挤漂移现象的预防机制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路网的表达与存储方法研究 | 第18-31页 |
·问题概述 | 第18-19页 |
·路网的特点及要求 | 第18页 |
·路网的抽象 | 第18-19页 |
·路网的连通性表达 | 第19-23页 |
·增设虚拟边法 | 第19-21页 |
·对偶图法 | 第21-23页 |
·两种方法的对比 | 第23页 |
·路网的存储方法 | 第23-30页 |
·基本存储方法 | 第24-26页 |
·前向关联边结构 | 第26-28页 |
·扩展的前向关联边结构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单源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 第31-41页 |
·经典的单源最优路径算法 | 第31-35页 |
·Dijkstra算法 | 第31-33页 |
·A*算法 | 第33-35页 |
·Hasse算法 | 第35页 |
·Bellman算法 | 第35页 |
·Floyd算法 | 第35页 |
·适合于车辆导航的单源最优路径算法 | 第35-39页 |
·双向搜索最优路径算法 | 第36-37页 |
·分层最优路径算法 | 第37-38页 |
·分治法最优路径算法 | 第38页 |
·基于人工智能的最优路径算法 | 第38-39页 |
·改进Dijkstra算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动态限制搜索区域的带约束K则最优路径算法 | 第41-54页 |
·经典的K则最有路径算法 | 第41-47页 |
·Double-Sweep Algorithm | 第41-44页 |
·Deletion Algorithm | 第44-46页 |
·Deletion Algorithm | 第46-47页 |
·Lawler Algorithm | 第47页 |
·动态限制搜索区域的带约束K则最优路径算法 | 第47-53页 |
·算法流程 | 第47-49页 |
·搜索限制 | 第49-51页 |
·划分准则 | 第51页 |
·约束条件 | 第51-52页 |
·数据组织 | 第52-53页 |
·算法复杂度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算法的实现与路网改善效益测试 | 第54-63页 |
·算法的实现 | 第54-61页 |
·算法参数的取值 | 第54-56页 |
·算法的程序实现 | 第56-58页 |
·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算法的测试 | 第61-62页 |
·VISSIM仿真软件简介 | 第61页 |
·模拟路网实验方案 | 第61-62页 |
·模拟路网改善效益测试与分析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全文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摘要 | 第71-73页 |
Abstract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