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本真、无为”的心理生活--从超个人到新心性的心理生活解析比较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基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主流思想的综述 | 第9-15页 |
·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康人性的回归 | 第9-12页 |
·人本主义的理论根源及积极的人性假设 | 第9-10页 |
·人本主义的内在价值与理论困境 | 第10-12页 |
·超个人心理学:自我实现的超越 | 第12-15页 |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前提 | 第12-13页 |
·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意识理论 | 第13页 |
·超个人心理学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发展困惑 | 第13-15页 |
第2章 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背景以及内在的统一性 | 第15-22页 |
·“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 | 第15-16页 |
·“道法自然”的道家精义 | 第16-17页 |
·“涅槃”的佛家经典 | 第17-18页 |
·传统心性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 第18-22页 |
·“天人合一”的终极存在 | 第19-20页 |
·积极的人性内涵 | 第20-21页 |
·“本真”“无为”的心理生活 | 第21-22页 |
第3章 超个人心理学与新心性心理学的心理生活比较 | 第22-32页 |
·两者的契合的比较 | 第23-25页 |
·“丰满”的人性追求 | 第23-24页 |
·“超个人”的研究视角 | 第24-25页 |
·新心性心理学的超越之处 | 第25-32页 |
·东方气质的心理生活的文化解释 | 第25-26页 |
·别于神秘体验的心理生活 | 第26-30页 |
·独特的科学观思想 | 第30-3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2-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中文摘要 | 第40-42页 |
Abstract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