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白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第9-10页
第一章 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概述第10-16页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第10-12页
 二、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第12-14页
 三、生态旅游开发理论第14-16页
第二章 白山市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第16-37页
 一、白山市旅游资源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分析第16-20页
 二、白山市生态旅游资源赋存第20-26页
 三、白山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第26-37页
第三章 白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第37-45页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过程第37-40页
  (一) 解放前的历史留存时期第37-39页
  (二) 解放后的萌芽发展时期第39页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时期第39-40页
 二、白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第40-43页
  (一) 发展优势第40-41页
  (二) 发展劣势第41-42页
  (三) 发展机遇第42-43页
  (四) 面临挑战第43页
 三、白山市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5页
  (一) 开发结构不够合理,旅游产品定位不准确第43页
  (二)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第43页
  (三) 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滞后、创新意识不强第43页
  (四) 旅游企业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第43-44页
  (五) 条块分割依然突出第44-45页
第四章 白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构想第45-49页
 一、总体开发思路第45页
 二、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第45-46页
  (一) 自然性原则第45页
  (二) 保护性原则第45页
  (三) 共建性原则第45-46页
  (四) 和谐性原则第46页
 三、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第46页
  (一) 总体目标第46页
  (二) 产业目标第46页
  (三) 品牌目标第46页
 四、生态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第46-48页
  (一) 一心:长白山生态旅游核心第47页
  (二) 二带:鸭绿江旅游带和松花江旅游带第47页
  (三) 六区:六县市生态旅游区第47-48页
 五、重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第48-49页
  (一) 生态观光游第48页
  (二) 休闲度假游第48页
  (三) 异国风光游第48页
  (四) 科考科普游第48页
  (五) 爱国教育游第48页
  (六) 冰雪健身游第48-49页
第五章 白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和措施第49-53页
 一、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第49页
  (一) 政府主导型战略第49页
  (二) 保护性开发战略第49页
  (三) 整体协调发展战略第49页
 二、生态旅游开发的措施第49-53页
  (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第49-50页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第50页
  (三) 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实施科学管理第50页
  (四)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第50-51页
  (五) 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提升集安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研究
下一篇:哈拉毛都乡村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