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7-8页 |
1. 旅游形象 | 第7页 |
2. 旅游形象传播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集安旅游形象的构成要素 | 第10-13页 |
(一) 集安旅游的形象硬件 | 第10-11页 |
(二) 集安旅游的形象软件 | 第11-13页 |
二、集安旅游形象传播的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一) 集安旅游业在机遇中实现自我超越 | 第13-14页 |
1. “成功申遗”为集安旅游业的发展搭架阶梯 | 第13-14页 |
2. “振兴东北政策”为集安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 第14页 |
(二) 集安旅游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1. 政府传播理念落后 | 第14-15页 |
2. 传播力度不够,传播手段尚未整合 | 第15-16页 |
3. 群众传播意识淡薄 | 第16页 |
4. 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 第16-18页 |
三、提升集安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 | 第18-32页 |
(一) 发挥政府在集安旅游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1. 通过联合促销,扩大传播规模 | 第18页 |
2. 利用资源优势,传播旅游新产品 | 第18-19页 |
3. 培养专门的传播策划人员 | 第19页 |
(二) 充分利用媒介传播 | 第19-26页 |
1. 传统媒体的整合传播 | 第20-21页 |
2. 新媒体传播 | 第21-23页 |
3. 利用“议程设置”巧妙设置媒介环境 | 第23-25页 |
4. 借势旅游资源,拓宽媒介传播渠道 | 第25-26页 |
(三) 重视公众对集安旅游形象的传播 | 第26-32页 |
1. 吸引本地市民加入传播旅游形象的行列 | 第26-28页 |
2. 注重外部公众的“口碑传播”效应 | 第28-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