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多孔钨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前言 | 第8-10页 |
·多孔金属微球的应用 | 第10-13页 |
·能量吸收轻量结构应用 | 第10页 |
·作为催化材料的应用 | 第10-11页 |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11页 |
·吸波材料 | 第11-12页 |
·过滤分离材料 | 第12页 |
·光电材料 | 第12-13页 |
·多孔金属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3-16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3-14页 |
·喷雾干燥法 | 第14-16页 |
·悬浊液分散稳定机理 | 第16-22页 |
·润湿 | 第17页 |
·静电位阻稳定机理 | 第17-19页 |
·空间位阻稳定机理 | 第19-20页 |
·静电-空间位阻协调稳定机理 | 第20-21页 |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机理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过程 | 第24-32页 |
·实验目的与内容 | 第24页 |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24-30页 |
·实验原料 | 第24-26页 |
·实验方案 | 第26页 |
·实验思路及步骤 | 第26-30页 |
·分析检测 | 第30-32页 |
·粘度 | 第30页 |
·XRD物相分析 | 第30页 |
·SEM表面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粉末松装密度 | 第31页 |
·粉末比表面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悬浊液的配制 | 第32-38页 |
·悬浊液粘度影响因素 | 第32-36页 |
·球磨时间 | 第32-33页 |
·pH值 | 第33页 |
·分散剂 | 第33-35页 |
·WO_3含量 | 第35-36页 |
·粘度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多孔钨粉制备工艺研究 | 第38-58页 |
·WO_3复合粉末物相组成及形貌 | 第38-39页 |
·悬浊液工艺对粉末形貌及相组成的影响 | 第39-50页 |
·WO_3直接喷雾干燥 | 第40页 |
·表面活性剂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40-41页 |
·造孔剂种类对粉末物相组成的影响 | 第41-43页 |
·造孔剂含量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43-48页 |
·悬浊液浓度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加入第二相原料粉末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49-50页 |
·喷雾干燥工艺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50-53页 |
·喷雾干燥过程中雾化机理及液滴的干燥过程 | 第50-52页 |
·雾化器转速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52页 |
·进料速率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52-53页 |
·还原工艺对粉末形貌及相组成的影响 | 第53-57页 |
·钨氧化物还原过程控制 | 第53-55页 |
·还原温度和时间对粉末相组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升温速率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球形多孔钨粉的形成机理及其应用初探 | 第58-66页 |
·多孔钨粉的形成机理初探 | 第58-62页 |
·过程描述 | 第58页 |
·机理研究 | 第58-62页 |
·多孔钨粉的形状控制因素 | 第62-64页 |
·多孔钨粉的应用 | 第64-65页 |
·W60Cu合金的制备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