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能量回收制动系统 | 第13-21页 |
·能量回收制动系统概述 | 第13页 |
·能量回收制动系统的原理 | 第13-14页 |
·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简介 | 第14-17页 |
·飞轮储能 | 第14-15页 |
·蓄电池储能 | 第15-16页 |
·液压储能 | 第16-17页 |
·液压储能技术在制动能量回收中的应用情况 | 第17-20页 |
·力士乐二次调节静液驱动系统 | 第17-18页 |
·Cumulo驱动系统 | 第18-19页 |
·CPS系统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WG6930EH公共汽车能量回收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21-28页 |
·WG6930EH公共汽车相关技术参数 | 第21-22页 |
·能量回收系统的总体方案选择及系统实现的技术关键 | 第22-24页 |
·能量回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能量回收系统的技术关键 | 第23-24页 |
·能量回收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及系统控制策略 | 第24-27页 |
·能量回收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 第25页 |
·系统控制策略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能量回收系统及装置的设计 | 第28-57页 |
·液压系统的功能、结构选择与原理 | 第28-30页 |
·液压系统的功能 | 第28页 |
·液压系统结构方案选择 | 第28-29页 |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 | 第30-37页 |
·蓄能器有关参数的计算 | 第30-35页 |
·变量泵/马达的计算 | 第35-37页 |
·泵/马达离合器的设计与选择 | 第37-42页 |
·离合器结构型式的选择 | 第38页 |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计算 | 第38-40页 |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校核与优化 | 第40-41页 |
·离合器的结构元件 | 第41-42页 |
·液压系统工作性能分析 | 第42-51页 |
·变量泵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2-44页 |
·能量回收过程的系统工作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能量释放过程的系统工作性能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燃油消耗分析 | 第5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汽车离合器的改进与滑行节能 | 第57-68页 |
·自动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57-61页 |
·电磁摩擦式离合器 | 第57-59页 |
·磁粉离合器 | 第59-61页 |
·单向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 | 第61-65页 |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 第62页 |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 第62-63页 |
·单向离合器锁止装置 | 第63-64页 |
·单向离合器的设计要求 | 第64-65页 |
·单向离合器的特点 | 第65页 |
·汽车滑行节能 | 第65-67页 |
·汽车滑行种类 | 第65-67页 |
·滑行的方法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