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 第13-14页 |
二、广州市中小企业遭遇的严峻挑战 | 第14-15页 |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一、理论意义与理论创新 | 第16页 |
二、实践意义与实践创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37页 |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一、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表现——结构与次序 | 第18-19页 |
二、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机理—信息与关系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一、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兴起 | 第22-23页 |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23-28页 |
三、社会资本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 | 第28-33页 |
四、社会资本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企业融资行为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34-37页 |
一、社会资本与融资行为的关系 | 第34-36页 |
二、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资本网络对融资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一、社会资本理论 | 第37页 |
二、关系型融资理论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一、网络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二、质的研究方法 | 第39页 |
三、实证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和调查组织 | 第40-73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40-48页 |
一、测量计划和问卷设计 | 第40-47页 |
二、抽样设计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调查组织 | 第48-73页 |
一、调研组织 | 第48-49页 |
二、样本情况 | 第49-50页 |
三、总体描述 | 第50-73页 |
第五章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现状 | 第73-100页 |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 第73-82页 |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总体状况 | 第73-75页 |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情况 | 第75-82页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82-91页 |
一、金融体系内部结构缺陷 | 第82-84页 |
二、商业银行信贷配给问题 | 第84-85页 |
三、中小企业自身条件不足 | 第85-87页 |
四、信贷环境方面存在问题 | 第87-89页 |
五、政府政策方面存在问题 | 第89-91页 |
第三节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现状 | 第91-96页 |
一、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特点 | 第91-92页 |
二、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局限性 | 第92-94页 |
三、宏观社会资本严重缺乏 | 第94-96页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96-100页 |
一、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 第96-97页 |
二、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 | 第97-100页 |
第六章 培育社会资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对策 | 第100-130页 |
第一节 总体思路 | 第100-101页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第101-104页 |
一、收益与风险相匹配、把握最佳融资机会原则 | 第101-102页 |
二、遵循融资结构、规模、方式、期限合理原则 | 第102-103页 |
三、保持企业控制权原则 | 第103-104页 |
第三节 路径选择 | 第104-105页 |
一、改善融资环境,建立多元金融市场体系 | 第104页 |
二、优化企业社会资本,拓展融资方式渠道 | 第104-105页 |
三、培育宏观社会资本,建立良好法律制度环境 | 第105页 |
第四节 具体措施 | 第105-130页 |
一、政府培育社会资本的路径与措施 | 第105-115页 |
二、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 第115-121页 |
三、改善融资环境、促进金融机构改革的建议 | 第121-127页 |
四、发挥社会服务机构在培育社会资本中的积极作用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1页 |
后记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