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隋唐五代僧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第二章 隋唐五代僧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第14-31页
 第一节 女性形象分布特点第15-17页
  (一) 总数少第15页
  (二) 分布集中第15-16页
  (三) 大多作为次要形象出现第16-17页
 第二节 女性形象分类第17-26页
  (一) 美女第17-20页
  (二) 怨妇第20-23页
  (三) 俗妇第23-25页
  (四) 无价值判断型第25-26页
 第三节 女性形象的特点第26-31页
  (一) 典象化第26-27页
  (二) 空泛化第27-28页
  (三) 理念化第28-31页
第三章 隋唐五代僧诗中出现女性形象的原因分析第31-47页
 第一节 隋唐社会的妇女生活状况第31-36页
  (一) 一般妇女第31-33页
  (二) 女尼、女冠、女巫第33-34页
  (三) 歌妓第34-36页
 第二节 诗僧的士大夫化第36-42页
  (一) 某些诗僧的出身含有士大夫的基因第36-38页
  (二) 诗僧与士大夫的交往渐趋繁密第38-40页
  (三) 诗僧与士大夫的创作相得益彰第40-42页
 第三节 化俗僧的特殊身份第42-47页
第四章 隋唐五代僧诗中女性形象较少的原因分析第47-62页
 第一节 佛教文化中的女性观概观第47-52页
  (一) 戒律起源中对女性的拒绝第47-49页
  (二) 轮回观中的女性低劣认同第49-51页
  (三) 经律中对女性的极端排斥第51-52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概观第52-59页
  (一) 哲学上的劣性认同第53-54页
  (二) 政治上的红颜祸水第54-58页
  (三) 伦理中的道德标本第58-59页
 第三节 文体层面的原因第59-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色经典的流变与传承研究
下一篇:唐宋作家并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