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28页 |
1、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 第12-19页 |
·病原学 | 第13-14页 |
·流行病学 | 第14页 |
·发病机理 | 第14-16页 |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6-17页 |
·诊断 | 第17-18页 |
·防制 | 第18-19页 |
2、单克隆抗体技术 | 第19-26页 |
·单抗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0页 |
·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 第20页 |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 | 第20-24页 |
·单克隆抗体技术展望 | 第24-26页 |
3、本试验的目的意义 | 第26-28页 |
试验一 REV 囊膜糖蛋白 env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28-48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9-40页 |
·材料 | 第29-31页 |
·方法 | 第31-40页 |
·PGEX-4T-3-env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31-35页 |
·Env 基因表达 | 第35-37页 |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 | 第37-39页 |
·Eev 蛋白特异性测定 | 第39-40页 |
2 结果 | 第40-46页 |
·PCR 扩增env 基因 | 第40-41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1页 |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的序列测定 | 第41-42页 |
·Env 蛋白表达 | 第42-43页 |
·重组蛋白的酶解 | 第43-45页 |
·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试验二 检测抗 REV 抗体间接 ELISA 法的建立 | 第4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材料 | 第48-50页 |
·方法 | 第50-52页 |
·Ienv-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0-51页 |
·特异性实验 | 第51-52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2页 |
·Ienv-ELISA 与iREV-ELISA 比较 | 第52页 |
·Ienv-ELISA 与 IFA 比较 | 第52页 |
2 结果 | 第52-57页 |
·Ienv-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2-56页 |
·Ienv-ELISA 试验条件的优化 | 第52-55页 |
·临界值的确定 | 第55-56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6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56页 |
·Ienv-ELISA 与iREV-ELISA 比较 | 第56-57页 |
·Ienv-ELISA 与IFA 比较 | 第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试验三 抗 env 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9-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7页 |
·材料 | 第59-61页 |
·方法 | 第61-67页 |
·动物免疫 | 第61页 |
·细胞融合 | 第61-64页 |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第64-65页 |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 第65页 |
·单克隆抗体腹水的制备 | 第65-66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初步鉴定 | 第66-67页 |
2 结果 | 第67-71页 |
·细胞融合与筛选 | 第67-68页 |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68-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试验四 检测RE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73-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6页 |
·材料 | 第73-74页 |
·方法 | 第74-76页 |
·腹水型单抗的纯化 | 第74页 |
·夹心 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74-76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76页 |
·特异性交叉试验 | 第76页 |
2 结果 | 第76-79页 |
·单克隆抗体纯化结果 | 第76-77页 |
·夹心 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77-79页 |
·多抗和单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77-78页 |
·包被液种类的选择 | 第78页 |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78页 |
·临界值的确定 | 第78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78-79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79页 |
3 讨论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