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12-13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 | 第12页 |
·生物传感器的优点及分类 | 第12-13页 |
·DNA 生物传感器 | 第13-15页 |
·电化学 DNA 生物传感器 | 第13-14页 |
·光学DNA 生物传感器 | 第14页 |
·压电DNA 传感器 | 第14-15页 |
·基于核酸适体的生物传感器 | 第15-18页 |
·核酸适体概念及作用原理 | 第15页 |
·核酸适体优点 | 第15-16页 |
·基于核酸适体的光学生物传感器 | 第16-17页 |
·基于核酸适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7-18页 |
·基于核酸适体的压电生物传感器 | 第18页 |
·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 | 第18-20页 |
·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9页 |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碳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0页 |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 | 第20-22页 |
·基于T-Hg~(2+)-T 的汞离子传感器 | 第21页 |
·基于核酸适体的荧光型腺苷传感器 | 第21-22页 |
第2章 基于T-T 碱基错配的荧光传感器特异性检测汞离子 | 第22-29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汞离子检测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荧光检测汞离子过程 | 第23-24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pH 值对汞离子检测的影响 | 第25-26页 |
·汞离子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26页 |
·传感器用于检测汞离子 | 第26-28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 T-Hg~(2+)-T 结构促使 DNA 链置换的非标记电化学汞离子生物传感器 | 第29-38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传感器界面的构建 | 第30-31页 |
·电化学检测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析原理 | 第31-33页 |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33页 |
·固定界面的影响 | 第33-34页 |
·传感器的性能 | 第34-36页 |
·自来水中 Hg~(2+)回收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目标物诱导链置换)核酸适体构型转换及纳米金催化沉积铜的荧光分析法超灵敏检测腺苷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磁珠偶联 SA 并与biotin-aptamer 结合(MNP-aptamer) | 第40页 |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核酸探针的修饰 | 第40-41页 |
·荧光滴定法优化铜离子的用量 | 第41页 |
·纳米金对铜离子-钙黄绿素体系的荧光恢复 | 第41页 |
·腺苷的检测 | 第41-4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2-47页 |
·腺苷的检测原理 | 第42页 |
·GNP-Probe 对钙黄绿素-铜离子体系的荧光恢复原理 | 第42-46页 |
·铜离子对钙黄绿素的荧光淬灭 | 第46页 |
·腺苷的定量检测 | 第46-47页 |
·干扰实验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