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31页
 第一节 经济学对幸福研究的回归第13-18页
  一、早期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第13-14页
  二、现代经济学幸福研究的回归第14-18页
 第二节 幸福的伦理渊源及研究背景第18-24页
  一、幸福的伦理渊源考察第18-22页
  二、现代幸福研究的历史背景第22-24页
 第三节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定义第24-26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与结构安排第26-31页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26-27页
  二、结构安排第27-29页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9-3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31-50页
 第一节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第31-37页
  一、自陈量表第32-34页
  二、基数测量手段第34-35页
  三、其他辅助测量方法第35-37页
 第二节 主观幸福感的现代经济学研究第37-44页
  一、经济学主要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第37-40页
  二、主观幸福感的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第40-44页
 第三节 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状况第44-46页
 第四节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效用理论的拓展第46-48页
  一、效用的"序"与"量"的历史之争第46-47页
  二、基数效用的现代测量第47-48页
 第五节 简短的评论第48-50页
第三章 主观幸福感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第50-71页
 第一节 主观幸福感的构成成分及其关系研究第50-52页
 第二节 主观幸福感产生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第52-58页
  一、情感的神经生理机制第53-56页
  二、认知的神经生理机制第56-58页
 第三节 主观幸福感的生成路线图第58-63页
  一、主观幸福感的生成路线图简介第58-59页
  二、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各个阶段第59-63页
 第四节 经济学幸福研究与脑技术的发展第63-65页
 第五节 效用与幸福的偏离第65-68页
  一、记忆偏差第66-67页
  二、对适应性的认识不足第67页
  三、认知设定第67-68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四章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第71-109页
 第一节 理论概念的界定第71-78页
  一、重提幸福与效用第71-74页
  二、显性消费、隐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第74-78页
 第二节 "幸福悖论"的博弈分析第78-82页
  一、"聚焦幻觉"存在的真实现实第78-79页
  二、"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建立第79-82页
 第三节 经济学的幸福理论分析第82-94页
  一、幸福的基数特性第82-84页
  二、从幸福角度界定的几种需求概念第84-85页
  三、边际幸福函数与边际效用函数第85-86页
  四、效用和幸福的关系图第86-88页
  五、隐性消费的边际幸福规律第88-90页
  六、幸福函数的最优化分析第90-94页
 第四节 认知偏误幸福函数的理论和实例分析第94-106页
  一、认知偏误幸福函数的理论分析框架第95-102页
  二、认知偏误幸福函数的实例分析第102-106页
 第五节 幸福理论的补充研究第106-107页
  一、幸福存量第106页
  二、突发事件对人的SWB的影响第106-107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实证研究第109-193页
 第一节 问卷设计第109-124页
  一、测量方法简介第109-111页
  二、问卷分析第111-124页
 第二节 抽样方法、数据处理与计量原理说明第124-132页
  一、抽样方法的总体说明第124-126页
  二、数据处理第126-127页
  三、计量方法简介第127-132页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第132-190页
  一、调查样本的情况统计第133-138页
  二、"幸福悖论"(命题1)的实证验证第138-143页
  三、各种收入变量与幸福感的关系(命题2)验证第143-153页
  四、影响SWB的因子分析:隐性因子和显性因子对SWB的影响(命题3)分析第153-171页
  五、认知幸福感与隐性因子、显性因子的关系(命题4)验证第171-178页
  六、基数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178-190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90-193页
第六章 对国民幸福指数体系的拓展讨论第193-198页
 第一节 经济发展指标(GDP)的反思第193-194页
 第二节 国民幸福指数体系——HPI简介第194-198页
  一、HPI的计算方法第194-195页
  二、HPI的实践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95-19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98-203页
 第一节 结论第198-201页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展望第201-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23页
附录第223-232页
后记第232-234页

论文共2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东欧国家FDI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下一篇:不确定性条件下动态投资组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