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2页 |
·真菌多糖 | 第8-13页 |
·真菌多糖的结构 | 第8-9页 |
·真菌多糖的构效关系 | 第9-10页 |
·真菌多糖分析方法 | 第10-13页 |
·真菌多糖的产业化现状 | 第13页 |
·灰树花及其多糖 | 第13-16页 |
·灰树花简介 | 第13-14页 |
·灰树花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4-16页 |
·灰树花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糖尿病的概念 | 第16-19页 |
·糖尿病的概念 | 第16-17页 |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 第17-19页 |
·糖尿病的预防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38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8页 |
·主要常见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灰树花的多级种子培养及发酵 | 第24-25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25-26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除杂 | 第26-27页 |
·GFP理化性质测定 | 第27-30页 |
·GFP降血糖活性组分的筛选 | 第30-32页 |
·GFP-1体外降血糖活性检测 | 第32-33页 |
·GFP体内降血糖活性检测 | 第33-3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8-61页 |
·灰树花的多级种子培养及发酵 | 第38-40页 |
·灰树花的分级培养 | 第38页 |
·灰树花发酵条件的控制 | 第38-39页 |
·灰树花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9-40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的提取 | 第40页 |
·灰树花胞外多搪的除杂 | 第40-41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脱蛋白 | 第40-41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脱色 | 第41页 |
·灰树花胞外多糖(GFP)理化性质测定 | 第41-44页 |
·物理性质测定 | 第41页 |
·GFP中性糖含量测定 | 第41页 |
·GFP显色试验 | 第41-42页 |
·GFP紫外扫描 | 第42页 |
·GFP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GFP旋光度测定 | 第43页 |
·GFP单糖组成分析 | 第43-44页 |
·GFP降血糖活性组分的筛选 | 第44-45页 |
·GFP组分的分离 | 第44页 |
·GFP高活性组分的筛选 | 第44-45页 |
·GFP-1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45-46页 |
·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 第45-46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 第46页 |
·GFP-1体外降血糖活性检测 | 第46-49页 |
·GFP-1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温度对GFP-1抑制活性的影响 | 第47页 |
·pH对GFP-1抑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作用时间对GFP-1抑制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GFP-1对α-葡萄搪苷酶抑制动力学实验 | 第48-49页 |
·GFP体内降血糖活性检测 | 第49-61页 |
·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建立 | 第49-50页 |
·Ⅰ期实验结果 | 第50-56页 |
·Ⅱ期实验结果 | 第56-61页 |
4 结论 | 第61-62页 |
5 展望 | 第62-6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0-71页 |
8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