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6-18页 |
·研究的贡献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7-18页 |
2.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文献述评 | 第18-30页 |
·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国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文献述评 | 第23页 |
·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国外内部审计的文献综述 | 第23-27页 |
·国内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7-29页 |
·文献述评 | 第29-30页 |
3.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理论溯源 | 第30-50页 |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的概述 | 第30-33页 |
·盈余管理的产生条件 | 第30-31页 |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石 | 第31-33页 |
·内部审计的理论概述 | 第33-47页 |
·内部审计的涵义演进 | 第33-35页 |
·内部审计的理论探源 | 第35-37页 |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控制系统关系的分析 | 第37-44页 |
·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选择 | 第44-47页 |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 第47-50页 |
·基于契约理论的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分析 | 第47-48页 |
·基于产权理论的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分析 | 第48-50页 |
4.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0-71页 |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评述与选择 | 第50-56页 |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 | 第50-54页 |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 | 第54-56页 |
·研究假设 | 第56-60页 |
·内部审计活动与盈余管理 | 第56-57页 |
·审计委员会成立情况与盈余管理 | 第57-59页 |
·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 | 第59-60页 |
·理论模型与变量设定 | 第60-6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0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60-62页 |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62-63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63-69页 |
·实证结果 | 第63-67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实证结论 | 第68-69页 |
·研究局限及研究方向 | 第69-71页 |
·研究局限 | 第69-70页 |
·研究方向 | 第70-71页 |
5. 政策建议 | 第71-76页 |
·提升内部审计作用的对策 | 第71-74页 |
·提升内部审计作用的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后记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