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第11-13页 |
|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 2 能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 ·能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 ·从物本管理理论到人本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 ·相关的能本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 ·能本管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能本管理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 ·改变了组织深层的价值观念 | 第19页 |
| ·正确的处理了"德"与"能"的关系 | 第19-20页 |
| ·有助于能力型组织的创建 | 第20页 |
| 3 中职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向的调整 | 第20-28页 |
| ·中职学校的特点和目标定位 | 第21-23页 |
| ·中职学校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 第21-22页 |
|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 | 第22-23页 |
| ·知识经济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辨析 | 第23-24页 |
|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 | 第23-24页 |
| ·实用技能型人才和能力为本的差异 | 第24页 |
| ·现行中职学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4-28页 |
| ·中职学校教育的现状 | 第25-26页 |
| ·中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 ·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 4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教育培养模式建构 | 第28-32页 |
| ·能力为本的教育培养模式介绍 | 第28-29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教育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 第29-31页 |
| ·以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 第30页 |
|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过程 | 第30-31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结构 | 第31-32页 |
| ·教育目标调整 | 第31页 |
| ·教学方法配合 | 第31-32页 |
| 5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 第32-41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与调整 | 第32-37页 |
|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 | 第33-34页 |
|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及课程实施模式 | 第34-35页 |
|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调整 | 第35-36页 |
| ·第一课堂教学和学校第二课堂的调整 | 第36页 |
| ·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整 | 第36-37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 | 第37-40页 |
| ·体现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教学方法分类 | 第37-39页 |
| ·培养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 第39-40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的教学环境 | 第40-41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的硬件环境 | 第40-41页 |
| ·能力为本的中职学校的软环境 | 第41页 |
| 6 案例分析—河南省人口计生学院以能为本培养模式的实施 | 第41-46页 |
| ·河南省人口计生学院情况介绍 | 第41-42页 |
| ·河南省人口计生学院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实施 | 第42-44页 |
| ·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 | 第44-46页 |
| ·确立能力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 | 第44页 |
| ·完善中职学校能力为本管理的运行机制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