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后“三聚氰胺”时代中国乳制品企业后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一 引言第10-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论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 相关理论介绍第15-24页
 (一) 纵向一体化理论第15-18页
  1 纵向一体化第15-16页
  2 纵向一体化的动因第16-18页
 (二) 交易费用理论第18-20页
 (三)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和劣势第20-22页
  1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第20-22页
  2 纵向一体化的劣势第22页
 (四) 后向一体化第22-24页
三 中国乳制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4-33页
 (一) 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发展现状第24-27页
  1 乳制品企业发展迅速第24-25页
  2 乳制品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提高第25-26页
  3 乳制品企业之间竞争的特点第26-27页
 (二) 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奶源问题第27-31页
  1 原奶生产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第27-29页
  2 原奶增长速度缓慢第29-30页
  3 原奶质量问题突出第30-31页
 (三) 存在问题的根源第31-33页
  1 政府政策的推动第31页
  2 乳制品企业“先发模式”的推动第31-33页
四 “企业+奶站+奶农”模式分析第33-43页
 (一) “企业+奶站+奶农”模式的简单分析第33-35页
  1 “企业+奶站+奶农”模式的产生第33-34页
  2 “企业+奶站+奶农”模式的连接机制第34-35页
 (二) 乳制品企业与奶农、奶站的博弈关系分析第35-40页
  1 乳制品企业和奶农的博弈第35-38页
  2 乳制品企业和奶站的博弈第38-40页
 (三) “企业+奶站+奶农”模式问题的进一步探讨第40-43页
  1 乳制品企业面临生产和市场双重风险第40-41页
  2 乳制品企业面临组织内在风险第41-43页
五 乳制品企业后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第43-50页
 (一) 中国乳制品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的动因第43-44页
  1 激烈的竞争需要企业控制奶源第43页
  2 确保稳定、高质量的原奶供应第43页
  3 避免市场交易的高昂费用第43-44页
 (二) “股份合作制”后向一体化模式第44-45页
  1 股份合作制模式组织结构第44页
  2 股份合作制模式的运行机制第44-45页
  3 对股份合作制的评价第45页
 (三) “企业+专业饲养公司”后向一体化模式第45-48页
  1 “企业+专业饲养公司”模式的经营方式第46-47页
  2 “企业+专业饲养公司”后向一体化模式的评价第47-48页
 (四) 乳制品企业后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第48-50页
六 对乳制品企业后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建议第50-55页
 (一) 乳制品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第50-51页
  1 乳制品企业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第50页
  2 乳制品企业需要树立深层次合作意识第50-51页
  3 乳制品企业需要打造强大的核心能力第51页
  4 乳制品企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第51页
 (二) 奶农全新观念的培育第51-52页
 (三) 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第52-55页
  1 政府需要正确的角色定位第52-53页
  2 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第53页
  3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乳业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第53页
  4 政府需要加强对乳制品企业的引导第53-54页
  5 政府需要积极建立生产投资风险防范措施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乳制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