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中国政府采购经济调节职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9-21页 |
一、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二、研究的思路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含义和特征 | 第21-25页 |
一、政府采购的含义 | 第21-22页 |
二、政府采购的特征 | 第22-24页 |
三、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含义和优势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强化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理论依据 | 第25-30页 |
一、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二、新公共管理学关于强化政府服务意识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三、经济政策学关于政策目标和工具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为什么必须强化中国政府采购的调节职能 | 第30-50页 |
第一节 中国政府采购的发展现状 | 第30-33页 |
一、试点的历史背景 | 第30-31页 |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 | 第31页 |
三、开放的国际政府采购市场 | 第31-32页 |
四、中国政府采购的积极作用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政府采购各项基础工作不完善 | 第33-35页 |
二、调节职能尚未得到重视和强化 | 第35页 |
第三节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发展落后的原因 | 第35-37页 |
一、中国现代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 | 第35-36页 |
二、建国后运用政府采购调节经济的意识淡薄 | 第36-37页 |
第四节 中国强化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紧迫性 | 第37-50页 |
一、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 第37-43页 |
二、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的需要 | 第43页 |
三、防止和杜绝产品制造的伪劣现象的需要 | 第43-48页 |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国际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经验借鉴 | 第50-56页 |
第一节 国际上政府采购实施调节职能的经验 | 第50-54页 |
一、运用政府采购刺激企业技术创新 | 第51-52页 |
二、运用政府采购支持民族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 第52页 |
三、运用政府采购保护环境 | 第52-53页 |
四、运用政府采购遏止腐败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国际经验对中国政府采购的启示 | 第54-56页 |
一、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政府采购的调节职能 | 第54-55页 |
二、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实现政府的各项经济目标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强化中国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构想 | 第56-66页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体制和机制 | 第56-63页 |
一、完善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基础工作 | 第56-59页 |
二、强化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设想 | 第59-62页 |
三、政府采购调节职能的实施步骤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加强中国政府采购调节职能实施过程的监督 | 第63-66页 |
一、内部监督机制 | 第63页 |
二、法律监督机制 | 第63-64页 |
三、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外部监督 | 第64-65页 |
四、社会监督机制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