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单机取证系统中的安全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的主要特色、工作及其章节安排 | 第10-13页 |
·本文的主要特色 | 第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计算机取证技术概论 | 第13-24页 |
·计算机取证概述 | 第13-14页 |
·计算机电子证据的特点 | 第14-16页 |
·计算机取证的原则和步骤 | 第16-23页 |
·计算机取证的原则 | 第16-17页 |
·计算机取证的步骤 | 第17-20页 |
·计算机取证的保护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计算机单机取证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4-48页 |
·数据保护模块 | 第24-25页 |
·数据分析模块 | 第25-43页 |
·运行过的程序 | 第27-29页 |
·编辑过的文档 | 第29-33页 |
·访问过的站点 | 第33-36页 |
·删除过的文件恢复 | 第36-41页 |
·网络事件行为 | 第41-43页 |
·系统信息 | 第43页 |
·证据提取模块 | 第43-45页 |
·证据的隐藏与传输 | 第45页 |
·证据的安全存储 | 第45-47页 |
·移动存储设备存储 | 第46页 |
·网络异地存储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电子证据的安全传输 | 第48-53页 |
·电子证据安全传输技术背景 | 第48-50页 |
·隧道技术 | 第48-49页 |
·使用HTTP 的传输技术 | 第49-50页 |
·直接传输至外存储设备的技术 | 第50页 |
·单机取证后电子证据的安全传输 | 第50-52页 |
·电子证据的隐藏传输 | 第51-52页 |
·电子证据的本地化安全传输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电子证据的安全存储 | 第53-67页 |
·电子证据的法律要求 | 第53-55页 |
·电子证据的防篡改 | 第53-54页 |
·电子证据的抗抵赖 | 第54-55页 |
·现有电子证据存储技术 | 第55-58页 |
·信息隐藏技术 | 第55-56页 |
·信息欺骗技术 | 第56页 |
·信息加密技术 | 第56-58页 |
·安全电子证据存储设备的核心 | 第58-66页 |
·硬件安全存储系统总体结构 | 第58-64页 |
·系统的USB 通讯协议设计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67-70页 |
·测试环境 | 第67页 |
·性能测试 | 第67-69页 |
·测试内容 | 第67页 |
·测试步骤 | 第67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0-72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