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征信体系概念 | 第8-10页 |
·个人信用的定义 | 第8-9页 |
·经济身份证 | 第9-10页 |
第2章 国外征信体系概述及其启示 | 第10-15页 |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概述及其启示 | 第10-12页 |
·发达的个人信用资料网络系统 | 第10-11页 |
·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 | 第11页 |
·个人征信体系在市场化机制中顺畅运行 | 第11页 |
·准确可靠的个人信用调查指标和评估模型 | 第11-12页 |
·成熟的个人信用的监管体系 | 第12页 |
·英国个人征信体系简介 | 第12-13页 |
·私人性质的个人征信机构 | 第12页 |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内容 | 第12-13页 |
·信息共享的经验 | 第13页 |
·德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启示 | 第13-15页 |
·政府与私人并存的个人征信机构 | 第13-14页 |
·个人信用的社会安全号 | 第14-15页 |
第3章 我国征信体系现状及缺陷 | 第15-21页 |
·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 | 第15-18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体系的做法 | 第16-18页 |
·我国征信体系的缺陷 | 第18-21页 |
·全社会重"单位信用"而轻"个人征信",个人征信观念淡化 | 第18页 |
·个人缺乏透明的征信环境及客观可靠的个人征信资料 | 第18-19页 |
·个人基本账户及科学的信用评估机制还未建立 | 第19页 |
·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机制未健全 | 第20-21页 |
第4章 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必要性 | 第21-25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 第21-22页 |
·体制性原因 | 第21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 第21-22页 |
·银行对个人信息不对称 | 第22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22-25页 |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 第22-23页 |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信用的快速发展 | 第23页 |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有利于改善社会信用状况,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 第23页 |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进一步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必然要求 | 第23页 |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23-24页 |
·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融入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 | 第24-25页 |
第5章 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思路 | 第25-33页 |
·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 | 第25-26页 |
·统一认识,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 第25页 |
·确立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技术标准 | 第25页 |
·统一报送个人信息的内容格式 | 第25-26页 |
·加快个人征信立法工作 | 第26页 |
·建立科学的征信体系 | 第26-33页 |
·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和监管体系 | 第26-27页 |
·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方法 | 第27-29页 |
·建立以国家为主,私人为辅的个人征信机构系统 | 第29-30页 |
·设立合理的个人信用信息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构筑严格失信惩罚机制来提高失信成本 | 第31-32页 |
·增强商业银行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 第32页 |
·加强对消费信贷产品的管理和创新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附图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