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放射卫生论文--放射性的测量和剂量论文

中国成年男性参考人体素模型及在剂量测量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2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8页
     ·几体计算模型的发展现状第11-14页
     ·几体计算模型的直用现状第14-15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2章 中国成年男性参考人体素模型的建立第22-55页
   ·本章引言第22-23页
   ·CRAM模型建立的总体流程第23页
   ·Site-pecⅢc非均匀骨骼体素模型的建立第23-33页
     ·骨模型的简要介绍第23-27页
     ·Site-specific骨骼质量数据的计算第27-31页
     ·SitespecⅢc非均匀骨骼体素模型第31-33页
   ·器官补充与二次分割第33-39页
   ·器官质量(体积)的调整第39-50页
     ·数学形态学的简要介绍第40-42页
     ·二维膨胀腐蚀方法的对比研究第42-48页
     ·三维邻域比例膨胀腐蚀方法第48-50页
     ·器官调整实例及说明第50页
   ·CRAM体素模型第50-52页
   ·小结第52-55页
第3章 CRAM模型光子外照射剂量系数的计算与比较第55-85页
   ·本章引言第55-56页
   ·辐射防护的量及剂量转换系数第56-60页
     ·辐射防护中的一些量第56-59页
     ·剂量转换系数第59-60页
   ·蒙特卡罗模拟第60-62页
     ·MCNt,x程序第60页
     ·体素模型的描述第60-62页
   ·剂量转换系数的计算第62-72页
     ·照射条件第62页
     ·普通器官剂量的计算第62-64页
     ·皮肤剂量的计算方法第64-67页
     ·骨剂量的计算方法第67-72页
   ·CRAM模型光于外照射剂量转换系数及对比第72-82页
     ·器官吸收剂量的对比第74-80页
     ·有效剂量的对比第80-82页
   ·小结第82-85页
第4章 CRAM模型中子外照射剂量系数的计算第85-96页
   ·本章引言第85页
   ·中子剂量系数的计算第85-91页
     ·MCNpx程序的计算条件第85-87页
     ·骨剂量的计算第87-89页
     ·中子辐射权重因子第89-91页
   ·CRAM模型中子外照射剂量转换系数第91-95页
     ·次级光子对照器官吸收剂量的贡献第91页
     ·器官吸收剂量第91页
     ·有效剂量第91-95页
   ·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内污染活体测量快速虚拟刻度方法及Eurodos国际比对第96-121页
   ·引言第96页
   ·内照射监测的简要介绍第96-107页
     ·内照射剂量的估算第97-99页
     ·内照射监测技术第99-101页
     ·活体测量的刻度方法及其发展现状第101-107页
   ·快速虚拟刻度方法的实现第107-112页
     ·体内光于源的抽样第107-109页
     ·方向偏倚抽样减方差技巧第109-111页
     ·全身计数器实验数据验证第111-112页
   ·Eurodos国际虚拟刻度比对第112-120页
     ·241Am点源刻度第112-116页
     ·LLNl 胸腔模型刻度第116-120页
   ·小结第120-121页
第6章 体内核素生物动力学分布对活体测量结果的影响第121-141页
   ·本章引言第121-122页
   ·生物动力学模型及DCAL软件第122-125页
     ·呼吸道模型第122-124页
     ·消化道模型第124页
     ·DCAL软件第124-125页
   ·态虚拟刻度方法的建立第125-127页
     ·CRAM体素模型的准备第125-126页
     ·各个器官滞留分数的计算第126页
     ·各个器官探测效率的计算第126-127页
     ·态虚拟刻度示例:肺部计数器第127页
   ·体内核素分布对肺部计数器测量的影响第127-133页
     ·吸入241Am核素的情况第129-132页
     ·吸入235U核素的情况第132-133页
   ·体内核素分布对全身计数器测量的影响第133-138页
     ·标准椅和直立测量几何第135-137页
     ·座椅测量几何的优化研究第137-138页
   ·小结第138-141页
第7章 结论第141-145页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41-142页
   ·刨新点第142-143页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附录A CRAM模型光子外照射剂量系数第158-168页
附录B CRAM模型中子外照射剂量系数第168-17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8-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线性迭代函数系与Schr(?)dinger算子的谱的分形性质
下一篇:Ricci流与Yamabe流的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