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M的独立建模语音转换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 第8页 |
·课题的历史及现状 | 第8-11页 |
·课题的难点及对策 | 第11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语音转换理论基础 | 第12-28页 |
·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 | 第12-16页 |
·语音产生机理 | 第12-13页 |
·语音信号产生模型 | 第13-14页 |
·语音信号个性特征 | 第14-16页 |
·语音信号分析模型 | 第16-21页 |
·线性预测分析模型 | 第17-19页 |
·STRAIGHT 分析模型 | 第19-21页 |
·用于语音转换的特征参数 | 第21-24页 |
·激励源参数 | 第22页 |
·声道谱参数 | 第22-24页 |
·语音转换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语音转换系统分类 | 第24-25页 |
·语音转换系统组成 | 第25-26页 |
·语音转换系统评价标准 | 第26-28页 |
·客观评价标准 | 第26页 |
·主观评价标准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语音转换方案与实施 | 第28-45页 |
·传统谱包络转换方法 | 第28-32页 |
·传统基于GMM 的联合建模转换系统框架 | 第28-29页 |
·转换原理与分析 | 第29-32页 |
·改进谱包络转换方法 | 第32-36页 |
·改进基于GMM 的独立建模转换系统框架 | 第32-33页 |
·改进基于GMM 独立建模转换系统流程 | 第33-36页 |
·基频F0 转换方法 | 第36-38页 |
·伪谐波复制法 | 第36-37页 |
·时域插值抽取法 | 第37-38页 |
·改进方法小结与分析 | 第38-41页 |
·AUS 在改进系统中的应用 | 第41-45页 |
·AUS 理论基础 | 第41-43页 |
·AUS 用于GMM 分量对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语音转换系统实验 | 第45-55页 |
·LP 分析合成平台下的转换实验 | 第45-50页 |
·系统流程 | 第45-49页 |
·实验分析及结论 | 第49-50页 |
·STRAIGHT 平台下的转换实验 | 第50-53页 |
·系统流程 | 第50页 |
·实验分析及结论 | 第50-53页 |
·AUS 在元音转换系统中的应用 | 第53-55页 |
·AUS 用于GMM 分量对齐研究实验 | 第53-54页 |
·实验分析及结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