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十七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张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36页
 第一节 国内外巴洛克文学研究现状述评第11-24页
  一、巴洛克概念及其运用研究第11-15页
  二、巴洛克文学思潮与风格的评价第15-19页
  三、巴洛克文学文本研究第19-21页
  四、巴洛克文学影响研究第21-22页
  五、巴洛克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及价值第24-27页
  一、研究视角第24-25页
  二、研究内容第25-26页
  三、研究方法第26页
  四、研究价值第26-27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7-36页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第27-30页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30-36页
第一章 巴洛克文学张力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第36-58页
 第一节 "动荡、怀疑与探索"的时代第36-43页
  一、混乱纠结的时代心态第36-39页
  二、矛盾对立的宗教情感第39-43页
  三、自然科学发展下新型的宇宙观念第43页
 第二节 各种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观念的冲突与融合第43-58页
  一、哲学美学思想观念的多元共生第43-47页
   1.激发探索人类自身及宏大宇宙的渴望第44-45页
   2.催生辩证把握内在心理矛盾的思维方式第45-47页
  二、文学艺术观念的对立并存第47-54页
   1.对文艺复兴艺术观念的反动第47-49页
   2.对感性主义情感性的张扬第49-51页
   3.对巴洛克艺术的借鉴和吸收第51-54页
  三、文学创作传统自身对巴洛克文学兴起的影响第54-58页
   1.文学史上同类题材的借鉴与承传第55页
   2."生活意识"、"审美心理结构"与巴洛克文学产生第55-58页
第二章 巴洛克文学的张力构建第58-139页
 第一节 思想意识上的冲突与融合第58-105页
  一、贵族思想意识与巴洛克时尚品位第59-89页
   1.典雅爱情与贵族道德第60-72页
   2."牧歌情结"与田园理想第72-76页
   3.宫廷叙事与时代景观第76-78页
   4. 宗教意识与世俗情感第78-89页
  二、巴洛克文学的民间集体意识与狂欢化精神第89-105页
   1.行动范围上:从宫廷到世界第89-91页
   2.形象表现上:从风雅人物到怪诞形象第91-96页
   3.精神实质上:从贵族情趣到民间狂欢第96-105页
 第二节 文学形式上的"张力场"第105-139页
  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与叙述张力第105-115页
  二、雕琢语言、广场语言与话语张力第115-133页
  三、典雅形象、怪诞形象与角色张力第133-139页
第三章 巴洛克文学的张力美第139-197页
 第一节 兼收并蓄 杂多于一第139-155页
  一、题材内容上的多样化统一第139-145页
  二、文体上的主干突出与兼备众体第145-147页
  三、语言表达上的繁复性与"意味感"第147-155页
 第二节 真幻相间 奇常交汇第155-173页
  一、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的摹写第155-167页
  二、世俗气息与浪漫色彩的交融第167-171页
  三、虚实相济与动态美感的生成第171-173页
 第三节 雅俗轮转 庄谐共济第173-197页
  一、典雅风尚与俚俗趣味第174-185页
  二、严肃思想与游戏精神第185-197页
第四章 巴洛克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及其影响场域第197-211页
 第一节 巴洛克文学作为一种思潮概念的特征与意义第197-202页
  一、良莠杂陈、思想内涵丰富复杂第197-198页
  二、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性第198-200页
  三、注重艺术表现的"陌生化"与"意味感"第200-201页
  四、庄重典雅与谐谑俚俗的双重好尚第201-202页
 第二节 巴洛克文学的多元文化价值第202-205页
  一、再现十七世纪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现实第202-204页
  二、体现多元化的审美文化追求第204-205页
 第三节 巴洛克文学的影响场域第205-211页
结语第211-21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13-219页
后记第219-222页

论文共2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
下一篇: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