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组织和管理论文

制造角色:凤凰卫视的生产机制研究(1996-2011)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 "角色"登场:媒介生产与社会的一种勾连第8-2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媒介的角色如何实现第8-13页
 第二节 理论渊薮:角色、组织与媒介生产研究第13-20页
 第三节 方法论:质性研究的"精彩"与"无余"第20-24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章节逻辑与说明第24-25页
 注释第25-29页
第一章 "凤凰于飞":生产机制与角色的演进简史第29-47页
 第一节 创始期(1996-2000):承受"归属之轻"第29-34页
 第二节 发展期(2001-2006):大中华区作为"舞台"第34-40页
 第三节 成熟期(2007-2011):"新陈代谢"正反思第40-45页
 注释第45-47页
第二章 大事看凤凰:新闻生产的能动与被动第47-70页
 第一节 新闻研究的中层理论:从生产机制进入第47-49页
 第二节 专业主义:三种悖论的检视与反思第49-52页
 第三节 新闻生产:专业主义的能动性及其制约第52-67页
 注释第67-70页
第三章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历史—人文生产的另类路径第70-97页
 第一节 媒介组织的历史—人文选择:文化生产的视角第70-73页
 第二节 凤凰卫视的另类路径:与阳光卫视的比较第73-76页
 第三节 历史—人文生产:身处边缘的拓疆和反思第76-94页
 注释第94-97页
第四章 天下被"网"罗:凤凰网为核心的全媒体生产第97-111页
 第一节 全媒体的逻辑起点:实用主义技术观第97-101页
 第二节 互联网作为"表演区":凤凰网的生产机制实践及其他第101-108页
 注释第108-111页
结论"锵锵和鸣":媒介生产机制实践、角色实现与体制变迁第111-121页
 第一节 "华语联结"的背后:媒介生产机制实践与角色实现的关系第112-114页
 第二节 "有限创新"之外:媒介组织演进与体制变迁的关系第114-117页
 第三节 重返生产机制:媒介实务层面的启示第117-118页
 第四节 研究局限:四个方面的说明第118-119页
 注释第119-121页
深度访谈名单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后记第130-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下一篇:两岸新闻用语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