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渭—库绿洲土壤电导率反演模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研究目的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土壤盐渍化遥感研究进展第9-11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0-11页
   ·光谱分解技术研究进展第11-16页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研究进展第12-14页
     ·波谱端元(Endmember)选择方法研究进展第14-16页
   ·研究条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研究条件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野外考察第19-29页
   ·研究区的选择第19-22页
   ·研究区概况第22-25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22-25页
       ·地理位置第22-23页
       ·地形与地貌第23页
       ·气候与水文状况第23-24页
       ·土壤类型与植被状况第24-25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5页
     ·土壤盐渍化现状第25页
   ·野外考察过程第25-28页
     ·历次野外考察内容第26页
     ·试验样区的确定第26-27页
     ·实验区电导率(EC)数据的获取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第29-41页
   ·遥感数据的选择与介绍第29-31页
   ·遥感影像校正第31-36页
     ·几何校正第31页
     ·辐射校正第31-36页
       ·基于COST 模型的大气校正第32-33页
       ·遥感器光谱辐射定标第33-35页
       ·大气校正及地面相对反射率计算第35-36页
   ·COST 模型算法实现及其校正结果分析第36-40页
     ·辐射校正对NDVI 的影响第38-39页
     ·辐射校正光谱数据与野外测量光谱数据对比分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区域尺度盐渍化图的获取第41-52页
   ·引言第41-42页
   ·影像端元的提取第42-45页
     ·MNF 变换进行降维去噪处理第42-43页
     ·像元提纯第43-44页
     ·端元提取第44-45页
   ·盐渍化(EC)图的形成第45-51页
     ·光谱角制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er,SAM)第45-48页
     ·盐渍地参考光谱第48-49页
     ·结果分析与验证第49-50页
     ·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土壤水分反演第52-57页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的选择第52-55页
     ·NIR-Red 特征空间的建立第52-54页
       ·土壤线概述第53-54页
     ·基于 NIR-Red 特征空间的土壤水分提取第54-55页
   ·土壤水分与反射率的关系第55-56页
   ·电导率与土壤水分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电导率回归分析第57-63页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性分析第57-58页
     ·模型函数的确定第58页
   ·模型的建立第58-60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8-60页
   ·电导率空间分布图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主要结论第63-64页
     ·大气校正及地表反射率反演第63页
     ·盐渍化图(EC)的获取第63页
     ·土壤水分反演结果第63页
     ·回归模型结果第63-64页
   ·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渍化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与地形关系研究--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
下一篇:多源遥感数据在干旱区土壤风蚀信息提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