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资料 | 第13-22页 |
·研究区自然环境 | 第13-17页 |
·地理位置 | 第13-14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4页 |
·气候特征 | 第14-15页 |
·水文特征 | 第15-16页 |
·土壤类型特征 | 第16-17页 |
·研究区人文环境 | 第17-18页 |
·绿洲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 第17页 |
·行政区划与人口状况 | 第17-18页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第18页 |
·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现状 | 第18-20页 |
·数据资料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及地形信息提取 | 第22-41页 |
·数字高程模型基本概念 | 第22-25页 |
·数字高程模型定义 | 第22-23页 |
·DEM 表达和结构模型 | 第23-24页 |
·DEM 内插算法 | 第24-25页 |
·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分析 | 第25-32页 |
·研究区宏观地形特性 | 第26-27页 |
·高程统计特征 | 第27-28页 |
·地形起伏度研究 | 第28-31页 |
·高程与局部地形起伏度的关系 | 第31-32页 |
·坡度因子 | 第32-35页 |
·坡度的计算 | 第32页 |
·DEM 内插算法对坡度的影响 | 第32-35页 |
·分析结果 | 第35页 |
·坡向的计算 | 第35-36页 |
·地形湿度指数 | 第36-41页 |
·洼地填补 | 第36-37页 |
·水流方向矩阵的计算 | 第37-38页 |
·水流累积矩阵的计算 | 第38-39页 |
·地形湿度指数计算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研究 | 第41-48页 |
·ALOS 卫星简介 | 第41-42页 |
·图像校正 | 第42-43页 |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 | 第43-44页 |
·监督分类 | 第44-48页 |
第五章 盐渍化土壤和植被与地形关系研究 | 第48-58页 |
·盐渍化土壤空间分异研究 | 第48-51页 |
·盐渍化土壤随高程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 第48-49页 |
·盐渍化土壤随坡度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 第49-50页 |
·盐渍化土壤随坡向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 第50页 |
·盐渍化土壤随微地形起伏的空间分异特征 | 第50-51页 |
·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 | 第51-56页 |
·非盐渍化土壤条件下植被指数与地形要素多尺度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盐渍化土壤条件下的植被指数与地形要素多尺度相关性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