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煤炭滚装翻坝运输方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 第2章 红水河煤炭运输组织方式现状 | 第16-26页 |
| ·红水河通航条件及规划 | 第16-21页 |
| ·主要水利枢纽 | 第18-19页 |
| ·跨河建筑物 | 第19-21页 |
| ·港口现状及规划 | 第21-22页 |
| ·煤炭运输组织方式 | 第22-24页 |
| ·煤炭运输组织方式和经济性比较 | 第22-23页 |
| ·铁路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 ·煤炭水路运输组织方式 | 第24-26页 |
| 第3章 煤炭滚装运输量预测 | 第26-40页 |
| ·滚装运量来源 | 第26-27页 |
|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 | 第27-32页 |
| ·多元回归分析预测 | 第32-35页 |
| ·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 | 第35-38页 |
| ·组合预测 | 第38-40页 |
| 第4章 煤炭滚装翻坝运输方案研究 | 第40-49页 |
| ·龙滩水电站运行方式及库区通航条件 | 第40-41页 |
| ·百层—岩架—天峨—柳州线路分析 | 第41-43页 |
| ·线路选择的原则 | 第41-42页 |
| ·运输线路分析 | 第42-43页 |
| ·运输方式的确定 | 第43-44页 |
| ·船型车型的选择 | 第44-46页 |
| ·经济效益测算 | 第46-49页 |
| ·测算线路选择 | 第46页 |
| ·营运组织方案 | 第46-47页 |
| ·参数及评价指标 | 第47-48页 |
| ·论证结果 | 第48-49页 |
| 第5章 龙滩煤炭滚装翻坝运输方案评价比选 | 第49-5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9-50页 |
| ·评价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1页 |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8页 |
| ·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 | 第51-54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价 | 第54-58页 |
| 第6章 项目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 第58-6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