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3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3-20页 |
·主要特征 | 第13-16页 |
·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应用领域 | 第19-20页 |
·选题背景与课题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1页 |
·协同任务处理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动态电压调整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任务处理技术分析 | 第33-61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技术概述 | 第33-39页 |
·节点协同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节点协同的方法 | 第34-38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技术的研究热点 | 第3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同任务处理技术 | 第39-60页 |
·应用分解 | 第40-44页 |
·应用描述 | 第44-46页 |
·任务分配与调度 | 第46-57页 |
·任务处理 | 第57-59页 |
·技术挑战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分配与调度 | 第61-87页 |
·引言 | 第61-63页 |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63-71页 |
·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63-67页 |
·基本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67-69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69-71页 |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任务分配与调度算法 | 第71-81页 |
·问题建模 | 第71-74页 |
·算法框架 | 第74-75页 |
·编码方法与初始解的构造方法 | 第75-77页 |
·状态转移方法 | 第77-78页 |
·评价方法 | 第78-81页 |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81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81-86页 |
·任务数对算法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82-84页 |
·簇的大小对算法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84-85页 |
·能耗均衡性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基于控制流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任务处理的节能设计 | 第87-104页 |
·引言 | 第87-89页 |
·基于路径的INTRADVS节能策略分析 | 第89-93页 |
·VSPs的选择方法 | 第89-90页 |
·剩余处理时钟周期数的预测方法 | 第90-93页 |
·低功耗实时INTRADVS机制 | 第93-98页 |
·单任务处理模型 | 第94-95页 |
·实时IntraDVS | 第95页 |
·电压与频率级的选择方法 | 第95-98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98-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流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任务处理的节能设计 | 第104-117页 |
·引言 | 第104-107页 |
·ROEP-INTRADVS算法的改进 | 第107-108页 |
·基于情景检测的安全任务内电压调度算法 | 第108-113页 |
·PAS-RAEP算法 | 第108-109页 |
·参数选择和情景定义 | 第109-111页 |
·SDPs设置算法 | 第111-113页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113-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全文总结 | 第117-118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