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的膜泡运输机制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囊泡运输通路概述 | 第12-13页 |
·Rab蛋白与囊泡转运 | 第13-14页 |
·PI3K与囊泡转运 | 第14-15页 |
·PKC与囊泡转运 | 第15-16页 |
·PRRSV感染侵入机制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细胞、毒株与菌株 | 第19页 |
·引物、载体与质粒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外源目的基因PCR扩增 | 第20-21页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 第21页 |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1页 |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21页 |
·外源DNA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21页 |
·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及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1-22页 |
·质粒的小量制备和大量制备 | 第22页 |
·质粒DNA的定量 | 第22页 |
·重组质粒(阳性质粒)的鉴定 | 第22页 |
·质粒转染(脂质体介导转染法) | 第22页 |
·Rab蛋白稳定高表达细胞的筛选 | 第22页 |
·病毒的培养与收集 | 第22-23页 |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的测定 | 第23页 |
·RNA提取 | 第23页 |
·逆转录PCR | 第23-2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4页 |
·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增殖规律 | 第24页 |
·Rab蛋白与PRRSV共定位实验 | 第24-25页 |
·Rab蛋白对PRRSV增殖的影响 | 第25页 |
·PI3K和PKC抑制剂实验 | 第2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动力学分析 | 第26页 |
·Rab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6-27页 |
·内含体膜泡运输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 | 第27-34页 |
·早期内含体膜泡运输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 | 第27-29页 |
·晚期内含体膜泡运输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 | 第29-31页 |
·近核循环内含体膜泡运输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 | 第31-34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34-37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