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页 |
第二章 样品的选择和煤样的基本特征 | 第21-28页 |
2.1 煤样的采集 | 第21页 |
2.2 煤样的预处理 | 第21-22页 |
2.2.1 煤样的脱矿物处理 | 第21页 |
2.2.2 腐殖酸的提取 | 第21-22页 |
2.3 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22-23页 |
2.4 煤样的基本特征 | 第23-25页 |
2.4.1 宏观煤岩特征 | 第23页 |
2.4.2 显微煤岩特征 | 第23-24页 |
2.4.3 煤样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2.5 样品测试 | 第25-27页 |
2.5.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 第25-26页 |
2.5.2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 第26页 |
2.5.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伊敏煤及其腐殖酸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45页 |
3.1 煤样的煤质特征 | 第28-29页 |
3.2 煤样的常量元素 | 第29页 |
3.3 煤和腐殖酸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41页 |
3.3.1 原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3页 |
3.3.2 脱矿物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36页 |
3.3.3 原煤提取腐殖酸和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39页 |
3.3.4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和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伊敏煤及腐殖酸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61页 |
4.1 伊敏褐煤及其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含量 | 第46-51页 |
4.2 煤中稀土元素和灰分、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51-55页 |
4.2.1 煤中稀土元素与灰分的关系 | 第51-53页 |
4.2.2 煤中稀土元素与常量元素的关系 | 第53-55页 |
4.3 煤及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 第55-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五章 伊敏褐煤及其腐殖酸的FT-IR红外光谱表征 | 第61-154页 |
5.1 FTIR红外光谱的实验测试以及谱图解析方法 | 第61-65页 |
5.1.1 FTIR测试条件 | 第61-62页 |
5.1.2 FTIR光谱吸收峰的归属 | 第62-64页 |
5.1.3 FT-IR在煤中无机-有机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64-65页 |
5.2 原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5-80页 |
5.2.1 原煤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 第65-66页 |
5.2.2 原煤的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第66-80页 |
5.3 脱矿物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80-94页 |
5.3.1 脱矿物煤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 第80-81页 |
5.3.2 脱矿物煤的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第81-94页 |
5.4 原煤提取腐殖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94-109页 |
5.4.1 原煤提取腐殖酸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 第94-95页 |
5.4.2 原煤提取腐殖酸的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第95-109页 |
5.5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09-123页 |
5.5.1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 第109-110页 |
5.5.2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的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第110-123页 |
5.6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23-137页 |
5.6.1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 第123-124页 |
5.6.2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的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第124-137页 |
5.7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37-150页 |
5.7.1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的红外光谱谱图分析 | 第137-138页 |
5.7.2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的红外光谱分峰拟合 | 第138-150页 |
5.8 小结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4页 |
第六章 伊敏煤以及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与煤有机结构相互作用分析—基于红外光谱分析 | 第154-296页 |
6.1 微量元素和煤中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155-227页 |
6.1.1 原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155-167页 |
6.1.2 脱矿物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167-180页 |
6.1.3 原煤提取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180-192页 |
6.1.4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192-203页 |
6.1.5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03-214页 |
6.1.6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14-227页 |
6.2 稀土元素和煤中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27-285页 |
6.2.1 原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27-236页 |
6.2.2 脱矿物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36-247页 |
6.2.3 原煤提取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47-256页 |
6.2.4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56-266页 |
6.2.5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66-276页 |
6.2.6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276-285页 |
6.3 小结 | 第285-295页 |
6.3.1 原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5页 |
6.3.2 脱矿物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5-286页 |
6.3.3 原煤提取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6页 |
6.3.4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6-287页 |
6.3.5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7页 |
6.3.6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7-288页 |
6.3.7 原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8-289页 |
6.3.8 脱矿物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9-290页 |
6.3.9 原煤提取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0-292页 |
6.3.10 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2-293页 |
6.3.11 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294页 |
6.3.12 脱灰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4-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295-296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296-303页 |
7.1 结论 | 第296-302页 |
7.1.1 微量元素在煤及其腐殖酸中赋存特征 | 第296-297页 |
7.1.2 稀土元素在煤及其腐殖酸中赋存特征 | 第297页 |
7.1.3 伊敏褐煤及其腐殖酸的FT-IR红外光谱表征 | 第297-298页 |
7.1.4 煤及其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结合特征 | 第298-299页 |
7.1.5 煤及其腐殖酸中稀土元素和有机结构的结合特征 | 第299-302页 |
7.2 创新点 | 第302-30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项目 | 第303-304页 |
致谢 | 第3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