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带电作业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轨迹规划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1.2 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发展概况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3 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主要特点第16页
    1.3 机械臂轨迹规划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本文研究的关键和难点第18-19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带电作业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带电作业机器人工作环境概述第21-25页
        2.2.1 变电站现场环境介绍第21-22页
        2.2.2 带电作业机器人操作对象第22-25页
    2.3 带电作业机器人总体设计第25-32页
        2.3.1 系统设计要求第25-26页
        2.3.2 总体结构的组成第26-28页
        2.3.3 专用工具第28-32页
    2.4 带电作业机器人操作流程制定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机器人操作平台运动学分析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机械臂D-H模型第35-38页
    3.3 机械臂运动学分析第38-46页
        3.3.1 机械臂运动学正解第38-39页
        3.3.2 机械臂运动学逆解第39-42页
        3.3.3 基于Matlab Robotics Toolbox的仿真验证第42-46页
    3.4 带电作业机器人操作平台运动学建模第46-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带电作业机器人安全作业空间分析第51-65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相地安全空间分析第51-53页
    4.3 相间安全空间分析第53-59页
        4.3.1 机械臂作业空间的求取第54-56页
        4.3.2 机械臂安全作业空间的求取第56-59页
    4.4 机械臂基座位置规划算法第59-64页
        4.4.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60-61页
        4.4.2 评价函数第61-62页
        4.4.3 仿真计算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基于时间最优的轨迹规划研究第65-77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机械臂关节空间三次样条轨迹规划第65-67页
    5.3 时间最优轨迹优化第67-73页
        5.3.1 时间最优的数学模型第67-68页
        5.3.2 基于遗传算法的轨迹优化第68-70页
        5.3.3 仿真验证第70-73页
    5.4 现场模拟实验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77-78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胜利油田东部老油区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定向井VSP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