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2.1 磁 | 第14-15页 |
2.2 磁致伸缩效应 | 第15-19页 |
2.2.1 自发磁致伸缩 | 第16-18页 |
2.2.2 感应磁致伸缩 | 第18-19页 |
2.2.3 各向异性材料的磁致伸缩 | 第19页 |
2.3 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 | 第19-24页 |
2.4 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 | 第24-31页 |
2.5 Co-Fe磁致伸缩材料研究概况 | 第31-37页 |
2.5.1 Co-Fe相图及其磁各向异性 | 第31-33页 |
2.5.2 Co-Fe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 | 第33-35页 |
2.5.3 Co-Fe合金大磁致伸缩的来源 | 第35-37页 |
3 研究方案 | 第37-46页 |
3.1 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3.2 成分设计 | 第38-3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9-46页 |
3.3.1 定向凝固 | 第39-40页 |
3.3.2 铸铁模静态铸造 | 第40页 |
3.3.3 锻造、轧制和拔丝 | 第40-41页 |
3.3.4 性能测量 | 第41-43页 |
3.3.5 显微组织表征 | 第43-46页 |
4 Co_(70)Fe_(30)合金的相结构与磁致伸缩性能 | 第46-80页 |
4.1 定向凝固Co_(70)Fe_(30)合金 | 第47-49页 |
4.1.1 合金制备工艺及分析方法 | 第47页 |
4.1.2 取向和组织分析 | 第47-49页 |
4.2 Co_(70)Fe_(30)合金中fct纳米相的结构分析 | 第49-54页 |
4.2.1 样品的准备与热处理 | 第49-50页 |
4.2.2 透射样品的制备 | 第50-51页 |
4.2.3 透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4页 |
4.3 Co_(70)Fe_(30)合金中fct纳米相的元素组成 | 第54-55页 |
4.3.1 三维原子层析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4.3.2 三维原子层析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页 |
4.4 Co_(70)Fe_(30)合金中fct纳米相存在的热力学条件 | 第55-60页 |
4.5 Co_(70)Fe_(30)合金中fct相的析出和长大 | 第60-62页 |
4.6 Co_(70)Fe_(30)的磁致伸缩性能 | 第62-69页 |
4.6.1 Co_(70)Fe_(30)的显微组织变化 | 第64-66页 |
4.6.2 组织结构对Co_(70)Fe_(30)合金磁致伸缩的影响 | 第66-69页 |
4.7 添加微量元素对Co_(70)Fe_(30)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69-78页 |
4.7.1 Cu对Co_(70)Fe_(30)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4.7.2 Ni对Co_(70)Fe_(30)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72-76页 |
4.7.3 稀土元素对Co_(70)Fe_(30)磁致伸缩的影响 | 第76-7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Co_(70)Fe_(30)合金的魏德曼性能 | 第80-102页 |
5.1 合金丝的制备 | 第81-86页 |
5.1.1 熔炼、锻造和拉拔 | 第81-82页 |
5.1.2 通电流热处理 | 第82-86页 |
5.2 魏德曼性能 | 第86-96页 |
5.2.1 Co_(70)Fe_(30)合金丝的魏德曼性能 | 第87-92页 |
5.2.2 (Co_(70)Fe_(30))_(99.8)(NbC)_(0.2)合金丝的魏德曼性能 | 第92-96页 |
5.3 偏置磁场的作用 | 第96-98页 |
5.4 魏德曼扭转方向与外加磁场的关系 | 第98-101页 |
5.4.1 预加轴向磁场H_a下的扭转 | 第98-100页 |
5.4.2 预加周向磁场H_c下的扭转 | 第100-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Co_(70)Fe_(30)合金的力-磁耦合性能 | 第102-114页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03-106页 |
6.2 “jump”效应 | 第106-111页 |
6.3 ΔE效应 | 第111-11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7 Co_(70)Fe_(30)合金轧板的制备及组织性能演变 | 第114-131页 |
7.1 轧带的制备 | 第114-117页 |
7.2 纳米相对轧板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7.3 热处理工艺对轧板织构及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 第121-130页 |
7.3.1 Co_(70)Fe_(30)轧制薄带 | 第121-125页 |
7.3.2 (Co_(70)Fe_(30))_(99.8)(NbC)_(0.2)轧制薄带 | 第125-13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8 结论 | 第131-134页 |
8.1 结论 | 第131-132页 |
8.2 创新点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5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5-14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