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3-15页 |
2 绪论 | 第15-48页 |
2.1 储氢/储氘材料概述 | 第15-26页 |
2.1.1 储氢材料 | 第15-18页 |
2.1.2 储氢合金 | 第18-25页 |
2.1.3 储氘合金 | 第25-26页 |
2.2 储氘合金及其研究现状 | 第26-40页 |
2.2.1 铀及铀合金 | 第26-30页 |
2.2.2 锆钴金属间化合物 | 第30-33页 |
2.2.3 锆及锆合金 | 第33-38页 |
2.2.4 钛及钛合金 | 第38-40页 |
2.3 高熵合金及其储氢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40-46页 |
2.3.1 高熵合金 | 第40-43页 |
2.3.2 高熵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43-46页 |
2.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46-48页 |
2.4.1 研究意义 | 第46页 |
2.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46-48页 |
3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8-5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3.1.1 锆合金 | 第48页 |
3.1.2 钛合金 | 第48页 |
3.1.3 高熵合金 | 第4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8-57页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2 储氢(氘)性能测试 | 第49-53页 |
3.2.3 微观组织分析 | 第53-54页 |
3.2.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3.2.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5页 |
3.2.6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 | 第55页 |
3.2.7 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55页 |
3.2.8 正电子湮灭寿命测试 | 第55-57页 |
4 锆合金吸氘的组织相结构演变及脆化机制研究 | 第57-83页 |
4.1 锆合金吸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脆化机制 | 第57-67页 |
4.1.1 吸氘压力对锆合金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57-61页 |
4.1.2 吸氘温度对锆合金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61-62页 |
4.1.3 吸氘时间对锆合金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62-64页 |
4.1.4 氘化物形核与生长的机制分析 | 第64-66页 |
4.1.5 锆合金吸氘的组织演变模型及脆化机制 | 第66-67页 |
4.2 锆合金吸氘的相结构演变与脆化机制 | 第67-76页 |
4.2.1 锆合金吸氘过程中氘化物的相转变 | 第68-71页 |
4.2.2 氘化物诱发氯铅矿型高压氧化锆相的形成 | 第71-75页 |
4.2.3 锆合金吸氘的相结构演变与脆化机制 | 第75-76页 |
4.3 锆合金吸氘的脆化行为研究 | 第76-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钛合金的储氢性能与粉化行为研究 | 第83-91页 |
5.1 Ti、TiZr和TiZrHf合金的储氢性能研究 | 第83-88页 |
5.1.1 吸氢前后的相结构 | 第83-85页 |
5.1.2 吸氢热力学及动力学 | 第85-88页 |
5.2 吸氢粉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88-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6 TiZrNbTa高熵合金的储氢性能研究 | 第91-107页 |
6.1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第91-96页 |
6.2 储氢性能研究 | 第96-104页 |
6.2.1 吸氢热力学 | 第96-98页 |
6.2.2 吸氢动力学 | 第98-100页 |
6.2.3 放氢动力学 | 第100-101页 |
6.2.4 循环性能 | 第101-104页 |
6.3 讨论 | 第104-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7 TiZrNbTa高熵合金的活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107-125页 |
7.1 TiZrNbTa高熵合金的活化特性 | 第108-111页 |
7.2 TiZrNbTa高熵合金的活化工艺研究 | 第111-114页 |
7.2.1 活化次数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7.2.2 活化温度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7.3 TiZrNbTa高熵合金的活化机理 | 第114-124页 |
7.3.1 元素价态的影响 | 第114-119页 |
7.3.2 空位团簇的影响 | 第119-12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8 组元数及原子尺寸对高熵合金储氢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125-143页 |
8.1 组元数及原子尺寸对吸氢温度的影响 | 第125-129页 |
8.2 组元数及原子尺寸对吸氢动力学的影响 | 第129-136页 |
8.3 组元种类对最大吸氢量的影响 | 第136-141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9 结论 | 第143-145页 |
10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9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69-1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