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多铁性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4-24页 |
1.2.1 多铁性材料的研究历史 | 第14-15页 |
1.2.2 多铁性材料的分类 | 第15页 |
1.2.3 传统多铁性 | 第15-17页 |
1.2.4 新型多铁性 | 第17-21页 |
1.2.5 代表性多铁性材料 | 第21-23页 |
1.2.6 多铁性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23-24页 |
1.3 钨青铜结构多铁性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3.1 钨青铜结构 | 第24-25页 |
1.3.2 钨青铜结构中的公度/非公度超结构 | 第25-28页 |
1.3.3 钨青铜中的氧空位 | 第28-29页 |
1.3.4 钨青铜结构多铁性材料 | 第29-30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A1位置换对Ba_4(Eu_xLa_(1-x))_2Fe_2Nb_8O_(30)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3-49页 |
2.1 前言 | 第33-34页 |
2.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第34-36页 |
2.2.1 陶瓷制备 | 第34-35页 |
2.2.2 微结构和相组成表征 | 第35页 |
2.2.3 透射电镜测试 | 第35页 |
2.2.4 介电性能、DSC分析 | 第35页 |
2.2.5 铁电和磁性测试 | 第35-36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2.3.1 微结构与相组成 | 第36-39页 |
2.3.2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2.3.3 介电性能、DSC分析 | 第42-44页 |
2.3.4 铁电和磁性性能 | 第44-48页 |
2.4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A2位置换对(Sr_xBa_(1-x))_4Sm_2Fe_2Nb_8O_(30)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9-61页 |
3.1 前言 | 第49-50页 |
3.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第50-52页 |
3.2.1 陶瓷制备 | 第50-51页 |
3.2.2 微结构和相组成表征 | 第51页 |
3.2.3 介电性能、DSC分析 | 第51页 |
3.2.4 铁电和磁性测试 | 第51-52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3.3.1 微结构与相组成 | 第52-55页 |
3.3.2 介电性能、DSC分析 | 第55-57页 |
3.3.3 铁电和磁性性能 | 第57-59页 |
3.4 结论 | 第59-61页 |
第四章 B位置换对B_4Sm_2FeTi_(4-2x)Nb_(6-x)O_(30)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61-75页 |
4.1 前言 | 第61-62页 |
4.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第62-64页 |
4.2.1 陶瓷制备 | 第62-63页 |
4.2.2 微结构和相组成表征 | 第63页 |
4.2.3 介电性能、DSC分析 | 第63-64页 |
4.2.4 铁电和磁性测试 | 第64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73页 |
4.3.1 微结构与相组成 | 第64-67页 |
4.3.2 介电性能、DSC分析 | 第67-69页 |
4.3.3 铁电和磁性性能 | 第69-73页 |
4.4 结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氧空位对Ba_4Eu_2Fe_2Nb_8O_(30)多铁性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75-85页 |
5.1 前言 | 第75-76页 |
5.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第76-78页 |
5.2.1 陶瓷制备 | 第76-77页 |
5.2.2 微结构和相组成表征 | 第77页 |
5.2.3 透射电镜测试 | 第77页 |
5.2.4 介电性能 | 第77页 |
5.2.5 铁电和磁性测试 | 第77-78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8-83页 |
5.3.1 微结构与相组成 | 第78页 |
5.3.2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5.3.3 介电性能 | 第79-80页 |
5.3.4 铁电和磁性性能 | 第80-83页 |
5.4 结论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氧空位对Ba_4Nd_2Fe_2Nb_8O_(30)多铁性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85-95页 |
6.1 前言 | 第85-86页 |
6.2 试样制备与表征 | 第86-88页 |
6.2.1 陶瓷制备 | 第86-87页 |
6.2.2 微结构和相组成表征 | 第87页 |
6.2.3 透射电镜测试 | 第87页 |
6.2.4 介电性能 | 第87页 |
6.2.5 铁电和磁性测试 | 第87-88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8-93页 |
6.3.1 微结构与相组成 | 第88页 |
6.3.2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6.3.3 介电性能 | 第89-90页 |
6.3.4 铁电和磁性性能 | 第90-93页 |
6.4 结论 | 第93-95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个人简历 | 第115-1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