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能源管理论文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9页
     ·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第15-16页
     ·能源效率偏低第16-17页
     ·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突出第17-18页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第18页
     ·自主研发水平不高第18-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研究意义第20页
   ·概念界定第20-23页
     ·技术与技术进步第20-21页
     ·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第21-23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拟创新点第24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7-47页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理论渊源第27-34页
     ·古典贸易理论第27-28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第28页
     ·技术差异论第28-30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30-32页
     ·南北贸易理论第32-34页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机制与经验研究第34-39页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机制第34-36页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第36-39页
   ·能源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第39-46页
     ·能源效率的测算第39-43页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贸易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第47-62页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概况第47-56页
     ·中国货物贸易发展概况第47-51页
     ·中国技术贸易发展概况第51-54页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第54-56页
   ·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第56-61页
     ·贸易结构影响发展中国家能源强度的机制第56页
     ·贸易结构与能源强度数据说明第56-58页
     ·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能源效率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关系第62-76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第62-65页
     ·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第62-64页
     ·世界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加强第64-65页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第65-70页
     ·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介绍第65-67页
     ·全要素能源效率数据说明第67-69页
     ·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第69-70页
   ·国际贸易与能源效率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关系模型介绍第70-72页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第70页
     ·协整检验第70-72页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72页
   ·国际贸易与能源效率的长期均衡与因果关系实证分析第72-75页
     ·单位根检验第73页
     ·协整检验第73-74页
     ·因果关系检验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的影响第76-93页
   ·中国省际能源消费现状分析第76-79页
     ·省际能源消费比较第76-77页
     ·省际能源强度比较第77-79页
   ·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第79-83页
     ·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第79页
     ·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数据说明第79-80页
     ·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和分析第80-83页
   ·省际国内外R&D 资本存量的测算第83-86页
     ·省际国内R& D 资本存量测算第83-85页
     ·省际国际R& D 资本存量测算第85-86页
   ·技术溢出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86-92页
     ·技术溢出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的模型设定第86-87页
     ·技术溢出对省际能源效率的影响第87-89页
     ·技术溢出对东部能源效率的影响第89-90页
     ·技术溢出对中部能源效率的影响第90-91页
     ·技术溢出对西部能源效率的影响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第93-110页
   ·工业能源消费现状分析第93-97页
     ·国际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比较第93页
     ·国内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比较第93-95页
     ·工业内部能源消费比较第95-97页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趋势第97页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第97-99页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第97-98页
     ·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数据说明第98页
     ·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的行业特征第98-99页
   ·工业行业国内外R&D 资本存量测算第99-102页
     ·工业行业国内R&D 资本存量测算第99-101页
     ·工业行业国际R&D 资本存量测算第101-102页
   ·技术溢出对工业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02-109页
     ·技术溢出对工业能源效率影响的模型设定第102-104页
     ·技术溢出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第104-105页
     ·技术溢出对重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第105-107页
     ·技术溢出对轻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第107-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政策建议第110-117页
   ·重视自主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第110-111页
   ·实施差异化的国际贸易战略,扩大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第111-112页
   ·调整工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112-113页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技术溢出效应第113-114页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组建全球研发战略联盟第114-117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17-120页
   ·本文的结论第117-11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18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8页
附表一:中国工业行业来自德国的进口额第128-129页
附表二:中国工业行业来自法国的进口额第129-130页
附表三:中国工业行业来自加拿大的进口额第130-131页
附表四:中国工业行业来自美国的进口额第131-132页
附表五:中国工业行业来自日本的进口额第132-133页
附表六:中国工业行业来自意大利的进口额第133-134页
附表七:中国工业行业来自英国的进口额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银行稳定研究
下一篇: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