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酸性矿山废水概况及处理方法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机制 | 第12-13页 |
1.2.2 酸性矿山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第13-15页 |
1.2.3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1.3 膨润土概述 | 第18-19页 |
1.3.1 蒙脱石的结构及特性 | 第18-19页 |
1.3.2 膨润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4 钢渣概述 | 第19-20页 |
1.4.1 钢渣的组成及吸附特性 | 第20页 |
1.4.2 钢渣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5 复合吸附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第21-25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2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6.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6.4 创新点 | 第23-24页 |
1.6.5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实验器材、装置及方法 | 第25-30页 |
2.1 药品及材料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2.1.2 复合颗粒的制备 | 第2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3 实验水质 | 第27页 |
2.4 实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7页 |
2.4.1 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4.2 溶液pH值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5 动态吸附试验装置及方法 | 第27-30页 |
2.5.1 动态试验装置及启动方法 | 第27-29页 |
2.5.2 动态试验方法 | 第29页 |
2.5.3 动态吸附基本参数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3 固定床吸附柱处理含Fe~(2+) AMD的动态对比试验研究 | 第30-50页 |
3.1 动态柱处理含Fe~(2+) AMD最佳吸附材料的确定 | 第30-33页 |
3.1.1 不同吸附材料对Fe~(2+)和酸度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 | 第30-32页 |
3.1.2 重复利用效果对比研究 | 第32-33页 |
3.2 固定床吸附柱处理含Fe~(2+) AMD最佳运行工艺的确定 | 第33-37页 |
3.2.1 不同运行工艺对Fe~(2+)和酸度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 | 第33-36页 |
3.2.2 重复利用效果对比研究 | 第36-37页 |
3.3 流速对含Fe~(2+) AM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 初始浓度对含Fe~(2+) AM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1-43页 |
3.5.1 Thomas模型 | 第41-42页 |
3.5.2 Adams-Bohart模型 | 第42-43页 |
3.6 动态吸附机理分析 | 第43-48页 |
3.6.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3-45页 |
3.6.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5-47页 |
3.6.3 EDS能谱图分析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固定床吸附柱处理含Mn~(2+) AMD的动态对比试验研究 | 第50-66页 |
4.1 动态柱处理含Mn~(2+) AMD最佳吸附材料的确定 | 第50-53页 |
4.1.1 不同吸附材料对Mn~(2+)和酸度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 | 第50-52页 |
4.1.2 重复利用效果对比研究 | 第52-53页 |
4.2 固定床吸附柱处理AMD中Mn~(2+)最佳运行工艺的确定 | 第53-56页 |
4.2.1 不同运行工艺对Mn~(2+)和酸度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 | 第53-55页 |
4.2.2 重复利用效果对比研究 | 第55-56页 |
4.3 流速对含Mn~(2+) AM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初始浓度对含Mn~(2+) AM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4.5 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60-61页 |
4.5.1 Thomas模型 | 第60页 |
4.5.2 Adams-Bohart模型 | 第60-61页 |
4.6 动态吸附机理分析 | 第61-65页 |
4.6.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61-62页 |
4.6.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62-63页 |
4.6.3 EDS能谱图分析 | 第63-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单一组分及多组分体系中重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对比试验研究 | 第66-89页 |
5.1 单一组分与多组分体系下重金属离子及酸度去除效果的对比 | 第66-71页 |
5.2 动态吸附机理对比分析 | 第71-88页 |
5.2.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71-75页 |
5.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75-80页 |
5.2.3 EDS能谱图分析 | 第80-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作者简历 | 第95-9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