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主动配电网多源协同优化运行技术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主动配电网多源协同优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主动配电网调度协调控制框架第16-26页
    2.1 主动配电网调度优先级第16-18页
        2.1.1 主动配电网各元件调度特性第16-17页
        2.1.2 调度优先级第17-18页
    2.2 主动配电网多源协调控制框架第18-26页
        2.2.1 多源协同优化调度总体框架第19-20页
        2.2.2 多源协同优化调度策略第20-26页
第3章 考虑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第26-48页
    3.1 考虑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模型第29-34页
    3.2 多源协同优化技术的高效数值优化算法第34-39页
        3.2.1 支路潮流方程线性化第34-38页
        3.2.2 支路潮流约束式线性化第38-39页
    3.3 基于菏泽配网实际运行数据的算例分析第39-48页
        3.3.1 菏泽配电网某台区算例第39-42页
        3.3.2 线性化算法精度与效率对比分析第42-43页
        3.3.3 求解结果及分析第43-48页
第4章 考虑多源协同与网络重构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模型第48-57页
    4.1 考虑网络重构的配电网调度模型第48-51页
    4.2 多源协同与网络重构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模型第51-53页
    4.3 菏泽配电网实际算例分析第53-57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总结第57页
    5.2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5-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N330柴油机曲轴关键制造工艺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