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动态的水平井优势通道识别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2.1 井间优势通道识别研究进展 | 第7-9页 |
1.2.2 水平井优势出水位置识别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3 通过过量水界定优势通道 | 第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42页 |
2.1 储层网格系统建立 | 第14-18页 |
2.1.1 基质网格系统 | 第14-15页 |
2.1.2 裂缝网格系统 | 第15-17页 |
2.1.3 网格块,网格面映射系统 | 第17-18页 |
2.2 储层属性模型 | 第18-23页 |
2.2.1 克里金插值方法 | 第18-22页 |
2.2.2 孔隙度场插值 | 第22页 |
2.2.3 渗透率场插值 | 第22-23页 |
2.3 数学模型建立 | 第23-29页 |
2.3.1 基本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2.3.2 方程的离散化 | 第26-29页 |
2.4 数学模型求解 | 第29-35页 |
2.4.1 自动微分 | 第29-34页 |
2.4.2 两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求解 | 第34-35页 |
2.5 考虑水平井井筒摩阻的油藏数值模拟 | 第35-41页 |
2.5.1 水平井井筒压降模型 | 第36-39页 |
2.5.2 考虑井筒压降的模型求解 | 第39-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考虑水平井井筒摩阻的离散裂缝网格模型 | 第42-57页 |
3.1 无限导流水平井模型验证 | 第42-47页 |
3.1.1 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42-45页 |
3.1.2 模型结果对比 | 第45-47页 |
3.2 有限导流水平井模型验证 | 第47-53页 |
3.2.1 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48页 |
3.2.2 模型结果对比 | 第48-53页 |
3.3 不同生产阶段水平井摩阻对生产的影响 | 第53-56页 |
3.3.1 无裂缝模型 | 第53-55页 |
3.3.2 有裂缝模型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水平井优势通道识别 | 第57-66页 |
4.1 离散裂缝模型水平井产量特点 | 第57-61页 |
4.1.1 裂缝对水平井井筒产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2 不同开采阶段水平井产量分布特点 | 第59-61页 |
4.2 优势通道识别及过量水的概念 | 第61-62页 |
4.3 数值模拟中过量水计算 | 第62-65页 |
4.3.1 过量水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4.3.2 典型模型过量水计算结果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模型现场应用 | 第66-81页 |
5.1 现场基本概况 | 第66-67页 |
5.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第67-73页 |
5.3 开发状况分析及调整建议 | 第73-79页 |
5.3.1 开发状况分析 | 第73-79页 |
5.3.2 开发调整建议 | 第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