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4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7-27页 |
2.1 面板数据介绍 | 第17-19页 |
2.1.1 面板数据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面板数据的主要统计特征 | 第17-18页 |
2.1.3 面板数据的优缺点及应用 | 第18-19页 |
2.2 因子分析介绍 | 第19-22页 |
2.2.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2.2 因子旋转 | 第20页 |
2.2.3 因子得分 | 第20页 |
2.2.4 因子分析的步骤 | 第20-21页 |
2.2.5 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步骤 | 第21-22页 |
2.3 面板聚类分析 | 第22-27页 |
2.3.1 一般距离的定义 | 第22-23页 |
2.3.2 面板聚类中距离(相似度)的定义 | 第23页 |
2.3.3 权重系数的选择 | 第23-25页 |
2.3.4 聚类方法的选择 | 第25-27页 |
第3章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7-38页 |
3.1 吉林省旅游收入分析 | 第27-29页 |
3.2 吉林省旅游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占比 | 第29-30页 |
3.3 吉林省旅游人数分析 | 第30-31页 |
3.4 吉林省旅游基础设施分析 | 第31-33页 |
3.5 吉林省旅游业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3.6 吉林省旅游评价文本分析 | 第34-38页 |
第4章 吉林省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38-51页 |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1页 |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8页 |
4.1.2 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 | 第38-39页 |
4.1.3 指标解释 | 第39-41页 |
4.2 基于面板数据的旅游竞争力因子分析 | 第41-47页 |
4.2.1 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方法 | 第41页 |
4.2.2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 第41-43页 |
4.2.3 计算因子得分 | 第43-46页 |
4.2.4 计算各公共因子总得分和综合总得分 | 第46-47页 |
4.3 基于面板数据的旅游竞争力聚类分析 | 第47-51页 |
第五章 吉林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建议 | 第51-57页 |
5.1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5.1.1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但在全国的排名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 | 第51-52页 |
5.1.2 市场需求旺盛,但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 | 第52页 |
5.1.3 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 | 第52页 |
5.1.4 旅游发展目标远大,但旅游发展基础跟不上 | 第52-53页 |
5.2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策略 | 第53-57页 |
5.2.1 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 第53-54页 |
5.2.2 实现由粗放型旅游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 第54页 |
5.2.3 加强旅游基础建设,同时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 第54页 |
5.2.4 实现旅游各部门之间综合协调发展 | 第54-57页 |
附录1 面板聚类代码 | 第57-61页 |
附录2 面板聚类过程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