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演化机理与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20页
        1.2.1 研究思路第17-19页
        1.2.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20-24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4-2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26-46页
    2.1 理论基础第26-35页
        2.1.1 产业集聚理论第26-32页
        2.1.2 共同演化理论第32-35页
    2.2 文献综述第35-44页
        2.2.1 产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研究进展第35-39页
        2.2.2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研究进展第39-41页
        2.2.3 服务业集聚与创新研究进展第41-42页
        2.2.4 创新与城市生产率研究进展第42-44页
    2.3 研究述评第44-46页
第三章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机制和机理分析第46-72页
    3.1 现代增长研究新进展:由要素论到能力论第46-47页
    3.2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理论框架第47-60页
        3.2.1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理论框架的作用第47-48页
        3.2.2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理论框架的要素构成第48-50页
        3.2.3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理论框架的研究内容第50-56页
        3.2.4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理论框架的核心主线第56页
        3.2.5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理论框架的分析范式第56-60页
    3.3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机制第60-67页
    3.4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共同演化机理第67-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第72-87页
    4.1 服务业发展整体演变趋势分析第72-76页
    4.2 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第76-78页
    4.3 服务业集聚的时空特征第78-81页
    4.4 城市生产率水平测度第81-83页
    4.5 城市生产率的时空特征第83-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基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第87-108页
    5.1 基准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第87-89页
        5.1.1 模型设定第87页
        5.1.2 变量说明第87-89页
    5.2 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第89-97页
        5.2.1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89-90页
        5.2.2 基准回归第90-93页
        5.2.3 稳健性检验第93-94页
        5.2.4 中介效应检验第94-96页
        5.2.5 内生性处理第96-97页
    5.3 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第97-103页
        5.3.1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与检验第98-100页
        5.3.2 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与分析第100-103页
    5.4 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分析第103-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拐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兼论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战略第108-128页
    6.1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拐点”的分行业分地区检验第108-115页
        6.1.1 对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拐点”的认知第108-109页
        6.1.2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拐点”的进一步检验第109-112页
        6.1.3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拐点”的门限效应检验第112-114页
        6.1.4 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生产率“拐点”问题的演化解释第114-115页
    6.2 “拐点”问题的应用性研究:西北五省区的案例第115-127页
        6.2.1 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趋同测度第115-122页
        6.2.2 西北五省区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第122-126页
        6.2.3 西北五省区服务业协同发展战略选择第126-127页
    6.3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8-133页
    7.1 研究结论第128-130页
    7.2 政策建议第130-132页
    7.3 研究展望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Na~+提高泌盐型旱生植物红砂干旱、高温及风沙流耐性的生理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