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国际陆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缺乏 | 第15-18页 |
·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的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国际陆港基础理论研究 | 第29-37页 |
·国际陆港的概念 | 第29-31页 |
·国际陆港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异同 | 第31-32页 |
·国际陆港的特征 | 第32-33页 |
·国际陆港与区域经济 | 第33-36页 |
·国际陆港促进内陆城市发展 | 第33-35页 |
·国际陆港促进沿海港口竞争力的提高 | 第35页 |
·国际陆港对运输系统的影响 | 第35页 |
·国际陆港对承运人和货主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国际陆港形成机理 | 第37-68页 |
·国际陆港的发展现状 | 第37-43页 |
·国外陆港的发展 | 第37-41页 |
·国内陆港的发展 | 第41-43页 |
·国际陆港形成动因 | 第43-56页 |
·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 第44-50页 |
·沿海港口拓展内陆腹地的需要 | 第50-55页 |
·海关区域通关改革实践的产物 | 第55-56页 |
·国际陆港形成的途经 | 第56-63页 |
·依托集装箱中转站形成 | 第56-58页 |
·依托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形成 | 第58-59页 |
·依托内陆口岸形成 | 第59-61页 |
·依托专业市场或经济园区形成 | 第61-62页 |
·依托交通枢纽形成 | 第62-63页 |
·国际陆港内各主体的互动机理 | 第63-67页 |
·国际陆港内部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 第63-65页 |
·地方政府部门与陆港内部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 第65-67页 |
·海关等中央直属机构与陆港内部企业之间互动机理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国际陆港演化机理 | 第68-86页 |
·国际陆港与生态学理论 | 第68-69页 |
·生态学理论概述 | 第68页 |
·国际陆港的生态学特征 | 第68-69页 |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国际陆港演化路径研究 | 第69-76页 |
·形成期 | 第69-70页 |
·成长期 | 第70-74页 |
·成熟期 | 第74-76页 |
·衰退期 | 第76页 |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国际陆港演化模型及动力机制研究 | 第76-84页 |
·国际陆港演化模型 | 第77-84页 |
·国际陆港演化动力机制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理论框架 | 第86-89页 |
·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现状 | 第86-87页 |
·我国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现状 | 第86-87页 |
·我国国际陆港布局规划问题原因分析 | 第87页 |
·国际陆港布局规划内涵 | 第87-88页 |
·国际陆港布局的含义 | 第87页 |
·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研究对象 | 第87-88页 |
·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研究目的 | 第88页 |
·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理论体系 | 第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理论研究 | 第89-108页 |
·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 | 第89-90页 |
·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概述 | 第89页 |
·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的层次等级 | 第89-90页 |
·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第90-93页 |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 | 第90页 |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方法 | 第90-93页 |
·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 第93-107页 |
·系统聚类法及其在国际陆港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 第97-100页 |
·传递闭包聚类法及其在国际陆港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 第100-103页 |
·模糊c-均值聚类法及其在国际陆港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 第103-106页 |
·三种聚类法在国际陆港空间布局应用中的有效性比较分析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七章 国际陆港选址规划理论研究 | 第108-122页 |
·国际陆港选址概述 | 第108-109页 |
·国际陆港现有选址模型分析 | 第109-110页 |
·基于辐射面积的国际陆港选址模型的构建 | 第110-112页 |
·国际陆港的辐射面积计算模型 | 第112-115页 |
·算例:国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辐射面积的计算 | 第115-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八章 国际陆港功能规划 | 第122-138页 |
·国际陆港的功能分析 | 第122-127页 |
·国际陆港的基本功能 | 第122-124页 |
·国际陆港的扩展功能 | 第124-127页 |
·不同类型国际陆港的功能定位 | 第127-134页 |
·根据市场需求划分 | 第127-131页 |
·根据距离划分 | 第131-134页 |
·国际陆港的主要业务运作模式 | 第134-137页 |
·出口物流 | 第134-135页 |
·进口物流 | 第135-136页 |
·内贸物流 | 第136-137页 |
·城市物流 | 第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8-13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