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TD-LTE网络介绍 | 第13-16页 |
2.1 宏基站介绍 | 第13-14页 |
2.1.1 宏基站基本原理 | 第13页 |
2.1.2 电磁辐射限值 | 第13-14页 |
2.1.3 辐射豁免要求 | 第14页 |
2.2 室分介绍 | 第14-15页 |
2.2.1 室分基本原理 | 第14页 |
2.2.2 室分速率与吞吐量对比 | 第14-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深度覆盖的情况 | 第16-44页 |
3.1 利用宏站针对性覆盖 | 第16-18页 |
3.1.1 典型建筑场景 | 第16-17页 |
3.1.2 应用建议 | 第17-18页 |
3.1.3 宏站针对性覆盖案例 | 第18页 |
3.2 室外分布式覆盖方案 | 第18-23页 |
3.2.1 典型建筑场景 | 第19-20页 |
3.2.2 天线设置原则 | 第20-22页 |
3.2.3 覆盖目标设计 | 第22-23页 |
3.2.4 主要优缺点 | 第23页 |
3.3 深度覆盖解决方案应用 | 第23-42页 |
3.3.1 室外补盲补热场景方案 | 第24-25页 |
3.3.2 现网室外建设案例及覆盖效果 | 第25-27页 |
3.3.3 居民小区场景 | 第27-31页 |
3.3.4 新技术提升深度覆盖应用 | 第3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TD-LTE深度覆盖优化分析 | 第44-56页 |
4.1 TD-LTE工作频段 | 第44-46页 |
4.1.1 不同频段覆盖能力比较 | 第44页 |
4.1.2 深度覆盖场景特点 | 第44-45页 |
4.1.3 深度覆盖的原则 | 第45-46页 |
4.2 影响深度覆盖的因素 | 第46-47页 |
4.3 TD-LTE深度覆盖能力的评估指标 | 第47-50页 |
4.3.1 网络覆盖类 | 第47-48页 |
4.3.2 数据业务类 | 第48-49页 |
4.3.3 接入保持类 | 第49-50页 |
4.3.4 语音业务类 | 第50页 |
4.4 TD-LTE深度覆盖分析方法 | 第50-55页 |
4.4.1 基于MR数据分析 | 第50-53页 |
4.4.2 基于仿真数据分析 | 第53页 |
4.4.3 基于路测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4.4.4 基于网管数据分析 | 第54页 |
4.4.5 基于不同特殊场景分析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 第56-85页 |
5.1 解决方法 | 第56-66页 |
5.1.1 三维五步分析法 | 第56页 |
5.1.2 三个维度 | 第56-57页 |
5.1.3 五个步骤 | 第57页 |
5.1.4 用户定位 | 第57-59页 |
5.1.5 室内外用户识别 | 第59-60页 |
5.1.6 基于高精度的3D立体仿真 | 第60-61页 |
5.1.7 高价值建筑物分析 | 第61-62页 |
5.1.8 解决方案输出 | 第62-64页 |
5.1.9 优化思路 | 第64-66页 |
5.2 微站的应用 | 第66-69页 |
5.2.1 微站产品介绍 | 第66-67页 |
5.2.2 微站建设场景 | 第67-68页 |
5.2.3 微站覆盖能力 | 第68页 |
5.2.4 微站覆盖效果 | 第68-69页 |
5.3 实施效果 | 第69-84页 |
5.3.1 TD-LTE深度覆盖优化方案 | 第69-76页 |
5.3.2 H地市小微站应用评估报告 | 第76-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