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PPP项目 | 第19-20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 | 第20-21页 |
2.2 PPP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22页 |
2.2.1 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2 PPP项目的风险管理流程 | 第21-22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2.3.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评述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27-39页 |
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概述 | 第27-30页 |
3.1.1 综合管廊PPP项目概述 | 第27-28页 |
3.1.2 建设综合管廊的必要性 | 第28页 |
3.1.3 T市管廊项目案例概况 | 第28-30页 |
3.2 T市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30-36页 |
3.2.1 项目风险特征分析 | 第30页 |
3.2.2 风险识别方法 | 第30-31页 |
3.2.3 风险识别过程 | 第31-34页 |
3.2.4 风险识别结果 | 第34-36页 |
3.3 建立风险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评价 | 第39-50页 |
4.1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 第39-46页 |
4.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39页 |
4.1.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第39-42页 |
4.1.3 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 第42-43页 |
4.1.4 一致性检验 | 第43-44页 |
4.1.5 计算总排序 | 第44-46页 |
4.2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评价 | 第46-49页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46页 |
4.2.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46-47页 |
4.2.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第47-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T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 第50-54页 |
5.1 风险微观控制策略 | 第50-52页 |
5.2 风险宏观管理策略 | 第52-53页 |
5.2.1 合理设置风险分担 | 第52页 |
5.2.2 加强法律监管体系 | 第52-53页 |
5.2.3 积极完善扶持政策 | 第53页 |
5.2.4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第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附件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