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草本植物养分重吸收效率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3页
        1.2.1 养分重吸收第16-22页
        1.2.2 相对养分重吸收第22-23页
        1.2.3 化学计量内稳性第23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3-24页
    1.4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6页
    2.1 野外实验第26-30页
        2.1.1 样地概况第26-27页
        2.1.2 实验设计第27-28页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第28-30页
    2.2 温室控制实验第30-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2.2.2 实验设计第31-33页
        2.2.3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33页
    2.3 数据分析第33-36页
第三章 野外草地养分重吸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第36-75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7页
    3.3 实验结果第37-63页
        3.3.1 N_(gr)、P_(gr)、 N_(sen)、P_(sen)浓度及N:P_(gr)、N:P_(sen)对N、P添加的响应第37-51页
        3.3.2 养分重吸收效率对N、P添加的响应第51-54页
        3.3.3 养分重吸收效率与绿叶和衰老叶片养分浓度的关系第54-59页
        3.3.4 相对养分重吸收与衰老期氮磷比(N:P_(sen))的关系第59-63页
    3.4 讨论第63-74页
        3.4.1 N_(gr)与N添加正相关、N_(sen)与N添加无关;P_(gr)、 P_(sen)与P添加正相关第63-66页
        3.4.2 NuRE随N添加显著升高,与P添加无关第66-71页
        3.4.3 NRE vs N_(sen),PRE vs P_(sen)均为负相关关系第71-72页
        3.4.4 相对养分重吸收(RR)与N:P_(sen)负相关,不同的物种氮磷限制所对应的N:P_(sen)不同第72-74页
    3.5 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野外草地不同生长阶段化学计量内稳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第75-91页
    4.1 引言第7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5-76页
    4.3 实验结果第76-89页
        4.3.1 草地群落及其主要物种不同生长阶段地上部N、P含量及内稳性第76-86页
        4.3.2 不同科属不同生长阶段地上部N、P含量及内稳性第86-89页
    4.4 讨论第89-90页
        4.4.1 群落及物种不同生长阶段N、P的化学计量内稳性反映了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第89页
        4.4.2 不同科属不同生长阶段地上部N、P化学计量内稳性存在差异第89-90页
    4.5 小结第90-91页
第五章 温室苋菜养分重吸收及化学计量内稳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第91-108页
    5.1 引言第91-92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2页
    5.3 实验结果第92-98页
        5.3.1 不同阶段叶片N、P化学计量内稳性第92页
        5.3.2 不同生长阶段养分浓度和养分重吸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第92-97页
        5.3.3 苋菜相对养分重吸收与N:P_(gr)的关系第97-98页
    5.4 讨论第98-107页
        5.4.1 不同生长阶段N、P的化学计量内稳性反映了植物的营养状况第98-99页
        5.4.2 生殖生长阶段植物重吸收的P多于N第99-100页
        5.4.3 不同的生长阶段养分重吸收更多的受到相对营养限制而不是绝对营养限制第100-101页
        5.4.4 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的最佳绿叶N:P比第101-107页
    5.5 小结第107-108页
第六章 温室苋菜个体大小和根冠比对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影响第108-119页
    6.1 引言第108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108-109页
    6.3 实验结果第109-116页
        6.3.1 养分重吸收效率与植物个体大小呈正相关关系第109-110页
        6.3.2 养分重吸收效率与根冠比成负相关关系第110-111页
        6.3.3 根冠比与繁殖器官和个体大小的关系第111页
        6.3.4 养分有效性对养分重吸收的复杂效应第111-116页
    6.4 讨论第116-118页
        6.4.1 养分重吸收效率NuRE与植株大小正相关:积累库的影响第116-118页
        6.4.2 养分重吸收效率(NuRE)与根冠比(R/S)呈负相关关系:养分吸收和重吸收之间的平衡第118页
    6.5 小结第118-11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9-121页
    7.1 研究结论第119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9-120页
    7.3 展望第120页
    7.4 存在的问题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附录第134-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个人简介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NP-CAPS标记的甜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果实相关性状QTL分析
下一篇:小麦Glu-1启动子保守顺式调控模块及转录因子TaNAC100的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