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晶硅太阳能电池 | 第9-13页 |
1.2.1 晶硅太阳能电池概述 | 第9页 |
1.2.2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组成结构 | 第9-11页 |
1.2.3 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4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损失机理 | 第12页 |
1.2.5 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 高效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4 晶硅太阳能电池载流子选择层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4.1 电子选择层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2 空穴选择层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5 本文的研究意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氧化锡电子选择层对晶硅电池的增效性能研究 | 第23-38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24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2.2.4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6页 |
2.3.1 电子选择层的成分分析 | 第26-28页 |
2.3.2 SnO_2/Si电池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28-29页 |
2.3.3 SnO_2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于硅片的反射性能影响 | 第29-30页 |
2.3.4 前驱体浓度对SnO_2/Si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5 退火温度对SnO_2/Si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6 退火时间对SnO_2/Si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33页 |
2.3.7 SnO_2/Si电池的量子效率分析 | 第33-34页 |
2.3.8 SnO_2/Si电池的光电响应分析 | 第34-35页 |
2.3.9 SnO_2/Si电池增效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氧化铜空穴选择层对晶硅电池增效性能研究 | 第38-47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3.2.1 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39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9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9页 |
3.2.4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3.3.1 Si/CuO电池的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3.2 前驱体浓度对Si/CuO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41页 |
3.3.3 退火温度对Si/CuO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退火时间对Si/CuO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5 Si/CuO电池的量子效率分析 | 第43-44页 |
3.3.6 Si/CuO电池的光电响应分析 | 第44页 |
3.3.7 Si/CuO电池增效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SnO_2/Si/CuO电池的增效性能研究 | 第47-55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47-48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8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4.2.4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4.3.1 载流子选择层的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4.3.2 退火顺序对SnO_2/Si/CuO电池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3 SnO_2/Si/CuO电池的量子效率分析 | 第50-51页 |
4.3.4 SnO_2/Si/CuO电池电池的光电响应(J-V)分析 | 第51-52页 |
4.3.5 SnO_2/Si/CuO电池增效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