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1 农村经济发展 | 第18页 |
2.1.2 “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 | 第18-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 第20-23页 |
2.2.2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3 “互联网+”背景下无锡阳山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24-35页 |
3.1 无锡阳山介绍 | 第24页 |
3.2 阳山镇经济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3.2.1 传统农业阶段 | 第25页 |
3.2.2 产业成长阶段 | 第25页 |
3.2.3 统筹协调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3.3 无锡阳山经济发展的模式 | 第26-29页 |
3.3.1 “互联网+创新”模式 | 第26-27页 |
3.3.2 “互联网+销售”模式 | 第27-28页 |
3.3.3 综合式发展模式 | 第28-29页 |
3.4 “互联网+”对无锡阳山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9-35页 |
3.4.1 推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 第29-31页 |
3.4.2 改变了当地的消费结构 | 第31-32页 |
3.4.3 农村电商产业附加值比例上升 | 第32-33页 |
3.4.4 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 | 第33页 |
3.4.5 促进城乡市场的结合 | 第33-35页 |
4 “互联网+”背景下无锡阳山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4.1 缺乏科学的农业生产经营预判 | 第35-36页 |
4.2 互联网应用水平不高 | 第36-37页 |
4.3 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4.4 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 | 第38-39页 |
4.5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仍然不足 | 第39-41页 |
5 国内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第41-44页 |
5.1 河北清河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 第41页 |
5.2 浙江义乌青岩刘电商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 第41-42页 |
5.3 对无锡阳山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42-44页 |
6 “互联网+”背景下无锡阳山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44-55页 |
6.1 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业生产经营预判体系 | 第44-45页 |
6.2 提高农村互联网应用水平 | 第45-47页 |
6.2.1 转变农村居民的电子商务意识 | 第45-46页 |
6.2.2 大力发展农村跨境电子商务 | 第46-47页 |
6.2.3 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 | 第47页 |
6.3 积极推动互联网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47-50页 |
6.3.1 科学规划农村电子商务的顶层设计 | 第47-48页 |
6.3.2 加强互联网人才体系的建设 | 第48页 |
6.3.3 健全储存物流体系 | 第48-50页 |
6.4 政府加强对农村互联网经济的扶持 | 第50-54页 |
6.4.1 积极贯彻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 | 第51-52页 |
6.4.2 加强互联网经济的融资服务 | 第52页 |
6.4.3 加快农村信息技术基础建设与应用 | 第52-53页 |
6.4.4 加强与电商巨头的合作 | 第53-54页 |
6.5 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 第54-5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结论 | 第55-56页 |
7.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