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目的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一、网络交易平台概念与特点 | 第17-18页 |
(一)网络交易平台的概念 | 第17页 |
(二)网络交易平台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 | 第18-19页 |
三、网络交易平台与消费者法律关系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网络交易平台对消费者保护义务与责任承担 | 第20-27页 |
一、网络交易平台对消费者保护义务 | 第20-22页 |
(一)审查网络经营者身份的义务 | 第20页 |
(二)审查商品信息的义务 | 第20-21页 |
(三)确保安全交易的义务 | 第21页 |
(四)消费者信息保密义务 | 第21页 |
(五)协助消费者索赔的义务 | 第21页 |
(六)如实告知和善意说明的义务 | 第21-22页 |
二、网络交易平台违反义务对消费者承担的责任 | 第22-27页 |
(一)合同违约责任 | 第22-23页 |
(二)侵权责任 | 第23-25页 |
(三)合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7-32页 |
一、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一)义务规定不完善 | 第27页 |
(二)责任认定标准不统一 | 第27-28页 |
(三)责任类别不明确 | 第28-29页 |
(四)求偿途径存在障碍 | 第29页 |
(五)赔偿方式过于单一 | 第29-30页 |
二、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存在问题成因 | 第30-32页 |
(一)立法层次低且混乱 | 第30页 |
(二)立法缺乏预见性 | 第30页 |
(三)网络交易平台自身监管责任不到位 | 第30页 |
(四)消费纠纷速决机制不完善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国外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立法现状和经验借鉴 | 第32-36页 |
一、国外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立法现状 | 第32-34页 |
(一)日本立法规定 | 第32页 |
(二)美国立法规定 | 第32-33页 |
(三)韩国立法规定 | 第33页 |
(四)德国立法规定 | 第33-34页 |
二、国外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一)以消费者权益为根本进行立法 | 第34页 |
(二)完善现有立法与制定新法相结合 | 第34页 |
(三)提高立法技术 | 第34-35页 |
(四)各部门法之间协调立法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法律责任对策 | 第36-42页 |
一、完善网络交易平台消费者保护立法建议 | 第36-39页 |
(一)完善部门法衔接 | 第36-37页 |
(二)细化网络交易平台法律责任 | 第37-38页 |
(三)完善网络交易平台赔偿制度 | 第38页 |
(四)实行有利消费者的举证责任模式 | 第38-39页 |
二、完善消费纠纷速决机制 | 第39-40页 |
(一)建立高效在线纠纷解决渠道 | 第39页 |
(二)完善小额诉讼纠纷解决途径 | 第39页 |
(三)做好纠纷调解处理工作 | 第39-40页 |
(四)扩展其他解决机制 | 第40页 |
三、强化网络交易监管机制 | 第40-42页 |
(一)行政部门加强监管作用 | 第40-41页 |
(二)强化消费者协会监管职能 | 第41页 |
(三)加强网络交易平台自身监管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