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灵异小说的变迁与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本文的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情节模式与主人公形象的建构 | 第16-27页 |
一、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情节主线 | 第16-19页 |
(一)鬼、怪的经历 | 第16-17页 |
(二)人的经历 | 第17-18页 |
(三)奇闻异事 | 第18-19页 |
二、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情节副线 | 第19-22页 |
(一)亲情与灵异事件的交织 | 第19-20页 |
(二)友情与灵异事件的交织 | 第20-21页 |
(三)爱情与灵异事件的交织 | 第21-22页 |
三、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主人公形象的建构 | 第22-27页 |
(一)鬼、怪类形象 | 第23-24页 |
(二)无秘术异能的人 | 第24-25页 |
(三)有秘术异能的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传播现状与读者接受心理 | 第27-41页 |
一、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传播现状 | 第27-31页 |
(一)线上传播 | 第27-30页 |
(二)线下传播 | 第30-31页 |
二、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受众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1-33页 |
(二)受众的属性结构 | 第33-34页 |
(三)受众对灵异小说的选择程度 | 第34-35页 |
(四)受众对灵异小说的传播媒介的选择 | 第35-36页 |
(五)受众对灵异小说的接受情况 | 第36-37页 |
三、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读者接受心理的形成原因 | 第37-41页 |
(一)社会焦虑 | 第38-39页 |
(二)文化审美 | 第39页 |
(三)主体对兴奋与刺激的追求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价值评估 | 第41-48页 |
一、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的价值 | 第41-45页 |
(一)类型文学的分支 | 第41-42页 |
(二)大众文化流行性的表征 | 第42-43页 |
(三)民俗、宗教文化与文学的融合 | 第43-45页 |
二、新世纪中国灵异小说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