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博弈论视角下的纳税信用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页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纳税信用管理的理论分析第15-20页
    2.1 纳税信用的概念第15-16页
        2.1.1 税收信用与纳税信用第15-16页
        2.1.2 纳税信用管理第16页
    2.2 纳税信用管理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2.2.1 税收遵从理论第16-17页
        2.2.2 交易成本理论第17页
        2.2.3 博弈论第17-18页
        2.2.4 契约论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0-25页
    3.1 纳税信用管理办法的发展第20页
    3.2 纳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第20-22页
        3.2.1 评价指标与方式第20-21页
        3.2.2 评价结果应用第21-22页
    3.3 纳税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3.3.1 适用范围存在缺漏第22-23页
        3.3.2 纳税信用评价的权威性不高第23页
        3.3.3 纳税信用管理的奖惩机制不健全第23-24页
        3.3.4 税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第24-25页
第四章 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博弈分析第25-32页
    4.1 基本分析第25页
    4.2 税收征纳关系的博弈模型分析第25-28页
        4.2.1 模型假设第25-26页
        4.2.2 纳税信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征纳倾向分析第26-27页
        4.2.3 纳税信用管理机制完善的纳税倾向分析第27-28页
    4.3 模型的进一步深化第28-30页
    4.4 博弈均衡解对纳税信用管理的启示第30-32页
        4.4.1 增加纳税人逃税成本第30页
        4.4.2 推行现实可用的税收减免政策第30页
        4.4.3 落实对税务机关的奖惩机制第30-32页
第五章 国外纳税信用管理的经验与借鉴第32-36页
    5.1 国外纳税信用管理模式第32-34页
        5.1.1 日本第32-33页
        5.1.2 英国第33-34页
        5.1.3 美国第34页
    5.2 国外纳税信用管理的总结与启示第34-36页
        5.2.1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第34-35页
        5.2.2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第35页
        5.2.3 加大税收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第35-36页
第六章 纳税信用管理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第36-46页
    6.1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第36页
        6.1.1 问卷指标设计与发放第36页
        6.1.2 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第36页
    6.2 可靠性分析第36-37页
    6.3 因子分析第37-43页
        6.3.1 基本分析第37-42页
        6.3.2 进一步分析与应用第42-43页
    6.4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3-45页
    6.5 小结第45-46页
第七章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建议第46-49页
    7.1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第46页
    7.2 降低税收稽查成本第46-47页
    7.3 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第47页
    7.4 其他建议第47-49页
        7.4.1 提高纳税信用的宣传力度第47-48页
        7.4.2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第48页
        7.4.3 提高政府用税的透明度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优惠对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分析
下一篇:增值税减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分析